育林村新建的黨員群眾服務中心,該地位于村里的正中心,方便群眾來往。記者 田澗 攝
該育林村的衛生室就位于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后面,村民看病非常方便。記者 田澗 攝
在村委會里張貼著所有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及扶貧產業,一目了然,十分清晰。記者 田澗 攝
煙草在線據荊楚網報道 沿著蜿蜒崎嶇的山路,記者來到了有著湖北“青藏高原”之稱的興山縣榛子鄉。1300米的海拔讓這里的溫度比山下要低上10攝氏度,因此榛子鄉出產的蔬菜、煙葉、家禽等都被冠上了“高山”二字。
育林村位于榛子鄉的西北部,全村面積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90人,“山大人稀”便成了該村的代言詞。按育林村黨支部書記王功軍的說法,這個村都是些“老弱病殘”,但凡有能力的都外出打工了。
缺乏勞動力、道路不通、飲水困難等都是該村貧困的“元兇”,如何擺脫貧困帶領鄉親們致富,是育林村“兩委”班子一直以來的心頭病。自從村里出現了幾個陌生的身影后,村莊發生了大改變,而這些人便是由宜昌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宜昌市環保局、宜昌市扶貧辦、興山縣紀委等聯合組成的精準扶貧工作組。
“聚攏人心” 讓煙農起干勁
育林村的傳統是以玉米、蔬菜種植業為主的生產模式,雖然有些許村民早年就開始種植煙葉,但是其規模都不成氣候。
“如何轉變村民思想,如何讓煙葉走進民心?”成了宜昌市煙草公司首位扶貧隊員候培建“夢魂牽繞”的心結。
初來乍到,候培建徒步到村民家摸情況、探實底、做宣傳,比如哪家幾口人、幾畝地、種了些什么,他都一一記錄在本子上。有時,為了做通村民們種植煙葉的工作,他能在村民家耗上大半天的時間。
當記者問到,你最難忘的事情是什么?候培建笑著告訴記者,應該是上門了解情況時,被農戶家的土狗追著咬吧。小故事積累多了便成了感情,候培建在村子的一年多時間,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幫助村民們早日脫貧。
“煙葉每斤補貼0.2元,貧困戶額外享受每畝100元物資補貼。”這個政策的出臺,讓村民們燃起了種煙的熱情,而此后煙葉產業扶持資金的設立,讓整個村子掀起了種煙高潮。
“其實,村民們不是不愿意種煙,而是對種煙沒安全感”候培建說,“打消他們的顧慮,把既得利益擺在他們眼前,煙葉成產業也不再是夢。”
一年過去了,如今這個季節,當你再來到育林村時,總能看見一輛輛貨車來回穿梭在煙葉站,車上裝滿了“新鮮出爐”的金色烤煙,煙農們都在為收購忙得不亦樂乎。
“走對路子” 讓煙葉成產業
既然村里掀起了種煙熱潮,那么擺在眼前的問題又來了,如何將單一煙葉種植發展成產業?這個碩大的問號又擺在“新官”——宜昌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政工科副科長王軍的心頭。由于身體原因,王軍接替了候培建的重擔,繼續在育林村脫貧道路上前行。
據王功軍回憶,幾年前,村子里路不通、電不通、水不通,鄉親們全靠種幾畝玉米田維持生計,根本沒想到發展什么產業。如今,路通到組、光纖入戶、提水工程完工等讓鄉親們看到了發展的希望。
“要想富先修路,煙葉產業的發展必須先打通煙路。”王軍說,“在多方幫助和協調下,村級路通向了組,甚至進了農戶。”
煙路的暢通打開了煙葉產業的大門,而30萬的煙葉產業扶持資金的設立更讓“觀望”的村民們一擁而入。使用該扶貧資金在當地新建了8個育苗中棚、11個單體烤壩,加上原來的設施,煙葉產業一下活了起來。
記者走訪了這里的種煙大戶賀德明,他帶著記者參觀了自己的煙葉烤房,里面正烘烤著編好桿的煙葉。當記者問到今年收成如何時,他斬釘截鐵地說,肯定不錯!
8月中旬,榛子鄉突降冰雹,他家原本25畝的煙葉,今年只能收上15畝,但是今年不管從產量還是質量上,這批煙葉都給予了他充足的信心。
“雖然遭受了自然災害,但是這10畝煙田都買了保險,這倒不用擔心。”賀德明說,“煙葉如今已成了產業,不管是從育苗、栽培還是采收、烘烤,都會有技術人員全程跟蹤指導,省了煙農們不少事呢!”
“生產培育+技術支撐+便捷收購+資金扶持”的煙葉產業扶貧模式讓村民們心里樂開了花。據了解,該村種植煙葉面積已達815畝,其中貧困戶18戶、種煙面積251畝,20畝以上種煙大戶達24戶。
“集群效應” 讓產業長發展
“有了干勁、對了路子、活了產業”,如今的育林村經過近兩年的發展,已經向脫貧跨越了一大步。據精準扶貧工作組的介紹,他們有信心讓育林村在2018年全面脫貧。
“如今我們在育林村規劃了四大農產業,分別是蔬菜產業、煙葉產業、食用菌產業、牲畜產業,依托這邊的專業合作社,讓貧困戶快速脫貧。”精準扶貧工作隊隊長商慶華說,“但是脫貧后,如何讓產業長遠發展,讓農戶真正致富,這道難題也很讓人頭疼。”
據了解,該村發展蔬菜產業的貧困戶,每畝扶持種苗費100元,肥料2包;發展食用菌產業的貧困戶,每個大棚補助500元,每袋補助3元;對發展畜牧產業的貧困戶種母豬每頭補助1300元、仔豬150元,種母羊每只補助500元,雞苗每只補助4元。
為了讓農民們守住產業,該政策在短時間內不會調整。同時,還鼓勵農民們進行“套種”發展多元化種植。在田間地頭,還真能看見玉米田里種蕪湖椒,包菜田里種土豆等景象。
產業壯大了,如何保暢銷?為此,該村依托鄉畜牧中心、煙葉、蔬菜和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加強技術指導服務,把培訓班辦到田間地頭,讓農產品更加優質,這樣銷路也會自然而然的能跟上節奏。
臨走時,村黨支部書記王功軍向記者感慨到,如今村里基礎設施大改善,四大產業也正在發展,這在過去簡直不敢想象。目前,鄉里籌備發展鄉村游,待鄉村游火爆后,村民們還能開農家樂、農家客棧等,致富又多了條路。
煙葉大戶賀德明正在向記者介紹煙葉的優質情況。記者 田澗 攝
育林村村支書王功軍觀看著烤房里正在烤的煙葉。記者 田澗 攝
如今煙葉收購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記者 田澗 攝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