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10月11日,在河南省社旗縣饒良鎮譚北村,一臺拖拉機正在新規劃的2017年煙地里來回穿梭。拖拉機上坐著兩個人,一人是拖拉機手,另一人懷中抱著電腦,還不時地查看電腦上的數據。
“他咋抱著電腦坐在拖拉機上,閑逛啥呢?”圍觀村民看著這位懷抱電腦坐在拖拉機上的人,好奇地問道。
“拖拉機后面帶的是深松整地機,剛剛裝上了數據跟蹤‘電子眼’,抱著電腦是為了測試設備的深翻數據。”在一旁指導耕地的家庭農場農場主吳輝回答道,“深松整地機是為提高煙地可持續發展水平所配備的專業設備,目的是確保煙地深耕效果。”
原來,種煙的耕地一般要實行三年輪作,每三年必須進行一次深耕深翻,既能增加煙地的透氣性,又能提高煙葉質量。按照要求,煙地深翻要達到30厘米以上,但對煙地實施深耕松土時,拖拉機耗油量較大,費工又費時,個別拖拉機手為了圖省事、省油,會“偷工減料”,或淺耕或隔一犁翻一下地,嚴重影響深耕質量。
為了保障煙地深耕松土的質量,2016年,社旗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專門配備了深松整地機,并安裝了數據跟蹤系統,除了能進行位置定位外,還能隨時測量深耕煙地的面積、深耕的深度與質量。
“利用電腦把監測數據傳輸到耕地監控中心,一旦發現深耕煙地不足25厘米或有漏耕漏松現象,電腦就會黑屏,監控中心就能及時監測到異常數據。”吳輝繼續介紹道。
正當圍觀村民還在議論深松整地機時,恰巧拖拉機手到了地頭,他停下拖拉機說:“老吳,你拿根小木棍插到剛耕過的地中,量量看有多深。”“我剛才已經用小木棍粗略量過了,深度肯定夠30厘米。”吳輝笑著說。
“52,32。”看到村民們圍了過來,想看看電腦上顯示的是啥數據,電腦操作員張兵喊道,“前面的是面積,后面的是深度。52說明已經耕過52畝煙地了,32表示耕作的平均深度在32厘米左右。老吳,滿意不?”
“滿意!太滿意了!等這一百多畝地耕完了,晚上我請大家喝酒,中不中?”聽吳輝這么說,眾人都笑了起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