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河南日報》報道 在河南新安縣磁澗鎮,東皇村村支書程先鋒的種煙故事可謂一波三折。
在程先鋒的煙葉分揀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十多名工人正在分揀煙葉,烤房里一桿桿金黃的煙葉香氣四溢……
說起2016年的煙葉收成,程先鋒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今年我種了260畝煙,目前都烤完了,下部煙已賣完,賣了15.5萬元;中部、上部煙剛開始賣,預計全年種煙凈收入將近50萬!”
但是回首走過的種煙道路,他卻唏噓不已。
新安縣磁澗鎮東皇村是貧困村,2013年,在外打拼多年的程先鋒回村擔任村支書。為了帶領群眾致富,程先鋒自己先做示范,承包200畝耕地種起了煙葉。因為技術生疏、管理滯后,當年他凈虧30萬元。2014年,程先鋒咬咬牙繼續種植煙葉,但當年除去投入費用,他還是虧損了十幾萬元。2015年,感覺自己已經是個“老把式”的程先鋒把種植規模擴大到500畝,當年煙葉長勢良好,豐收在望。但是,8月份的一場冰雹,將他的500畝煙變成了一地歪歪斜斜的“光稈”。
面對這一切,程先鋒欲哭無淚。這時候,縣煙草公司及煙站的同志主動上門,與他一道分析3年來種煙的得失,還及時聯系保險公司對程先鋒的損失進行理賠。
2016年,根據前三年種煙的教訓,程先鋒把種植規模壓縮到260余畝,開始集中精力抓好技術落實和精細管理。
針對往年煙田施肥不均衡的問題,在縣煙草公司的幫助下,程先鋒邀請河南農科院的專家對他的煙田進行測土配方,根據土壤情況,專家們最終給他的煙田“量身”配方了施肥比例:每畝地施15公斤復合肥。
往年大水漫灌總是導致水分不均,后來在煙草部門的政策扶持下,他的煙田埋上了滴灌。
綜合多年的氣象信息,2016年程先鋒充分利用“小苗移栽”的辦法,將五月初的移栽期提前半月,這樣使煙葉的生長期提前,可以有效避開八九月份的天氣災害。
同時,因為提前移栽,養料供應及時,2016年程先鋒的煙葉落黃順暢,烘烤正常,烤出來的煙葉更是讓人驚艷。
“你瞧瞧這煙葉,厚實,油分還大,質量高著哩!”正在忙著分揀煙葉的陳麗芬滿面笑容地說。陳麗芬也是東皇村人,她每年在程先鋒家能上十個月的班,按照每天50元的工資來算,她一季煙能賺近兩萬塊錢。跟陳麗芬一樣,東皇村有近20名農村婦女都在程先鋒這里找到了工作,每年他發給村里的工資有20多萬元,承包的煙田每畝地每年還給農戶500元的租金。
“本來賠了三年,我們想著支書堅持不下去了,沒有想到今年成功了。這樣的支書一定能帶著我們村走上致富路。”陳麗芬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