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讓煙農增收我們的定位應該是‘唇齒相依’。”云南省曲靖市煙草公司陸良分公司經理尹錦甫這樣對記者說。
唇齒相依與血脈相連,都是表明兩者的關系利益攸關,有著直接、全面而親密的聯系。縱觀我國成千上萬的企業,少有像煙草企業一樣與農民有如此緊密的關系。
種煙增收的煙農
種煙增收的煙農
今年7月22日,全國煙葉工作會召開,甚至在會議名稱中也強調了“煙農增收”——全國煙農增收工作交流視頻會。
國家局副局長楊培森指出,促煙農增收是調控煙葉計劃、推進轉型發展的迫切需要;是穩定煙農隊伍、夯實產業發展基礎的迫切需要;是落實脫貧攻堅、精準扶貧的迫切需要。
提高煙農的種煙收益是煙草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而我國超過70%的煙葉產區分布在老少邊窮地區,煙葉生產對于補齊全面小康的“最大短板”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承擔著不容推脫的政治責任。
2016年8月19日,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總農藝師楊榮生在全省煙農增收工作交流座談會上做了題為“凝心聚力,奮力創新,努力開創促進煙農增收新局面”的講話,安排部署全省促進煙農增收工作。
多年來,曲靖市煙草公司始終貫徹國家扶貧攻堅的戰略布局,落實國家煙草專賣局和省公司的要求,把烤煙生產作為財政增收、農民增收的頭等大事來抓,千方百計采取措施促進煙農種煙的收益有增加,并把這項工作抓到位、抓出成效,實現了煙農通過種煙來致富奔小康。
提高效率 控本增效
【羅平經驗】
以曲靖市煙草公司羅平分公司為例,他們把大力發展煙葉生產機械化作為科技興煙的重要措施之一,依靠科技推動煙葉生產機械化降低成本。不僅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基礎設施,還通過建設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試驗示范樣板田來引導示范輻射作用。
“試點先行,以點帶面”,羅平分公司在全縣全面推廣使用成熟機械和配套技術。率先在種植經驗豐富、種植面積相對較大的鄉鎮成立農機生產服務隊,加大技術培訓,為煙農提供技術支持和科技服務,實現減工降本,有效調動煙農的積極性。
“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管成網、旱能澆、澇能排”,羅平縣早已形成煙葉生產新格局。全縣實現了育苗、整地理墑、移栽、病蟲害防治、編煙、回潮等重點環節90%以上機械化作業,徹底改變了以往“一頭牛、一張犁,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煙葉生產模式,推進了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顯示出減工省力、提質增效的比較優勢。
羅平分公司實現煙葉生產主要過程機械化,采收、烘烤環節農機化部分覆蓋;羅雄大明基地局部煙葉生產畝均用工控制在15個以內;通過幾年的努力實現全縣煙葉生產農機化全過程、全覆蓋。
【陸良實踐】
以曲靖市煙草公司陸良分公司為例,他們從多個環節對煙農給予補助。例如:煙農按專業化烘烤的標準流程操作有專項補助。
陸良分公司在收購期間保證兩個小時收煙,過去很多煙農扛著一袋一袋的煙來賣,擁擠不堪,有的甚至擠不進去。現在收煙,有多少戶農戶交煙,有多少斤煙葉?都有規定,并提前落實好實際收購煙葉的量。規定時段村委會組織車輛通知煙農把煙拉進收購點交售,做到有條不紊。
煙農交售烤煙,只要一個勞動力,兩個小時就把煙賣完了。而在以前,有的農民最慢的速度三天才賣完煙,現在采取有效措施節約了煙農的人力和時間,也就節約了成本。煙農可以利用多余的時間去干其他農活。
專業化煙葉收購
在促進煙農增收方面,陸良縣“2260”優質煙葉生產示范區內的資金補助標準,嚴格執行每畝1000元的補助,其中100元用于烤煙種植保險,最高賠付每畝3500元,煙農補助900元(含直補煙農費用650元,油枯有機肥費用100元,生物防治和微肥施用50元)。
陸良分公司勇于擔當,在促進煙農增收方面穩步發力。多年來,陸良縣煙草產業一直是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全縣上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較大困難和挑戰的情況下,陸良煙草擔負著服務煙農、服務客戶、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著力抓好煙葉生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對接品牌發展需要,重點在完善煙區設施配套、落實生產措施、提高煙葉質量、提升服務水平、促進煙農增收等方面持續發力,并把“節約一個工、增收一百元”要求作為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確保在煙葉減量壓庫中強基礎、提質量、穩市場、拓銷路。
煙田建設的配套水池
【宣威增收】
以曲靖市煙草公司宣威分公司為例,他們積極開展煙葉主業增收(減工降本)有以下舉措——
深化煙農專業化服務,開展機械化作業。依托全市19個煙農專業合作社對22個種煙鄉(鎮、街道)煙農開展12個環節的專業化服務,全市專業化育苗、商品化供苗、專業化技術服務、專業化中耕管理、煙用物資供應服務、平衡施肥、專業化分級收購比例達到100%,機械整地理墑、蚜繭蜂防治煙蚜的生物防治、集群烤房烘烤煙葉、專業化烘烤技術服務比例分別達到80%、92%、75%、61%,合作社運行良好,帶動煙農戶均種煙增收325元。
宣威市集成抗旱移栽保苗、膜下小苗移栽、病蟲害統防統治、集群烤房利用等重點環節,依托煙農專業化合作社開展精益生產工作方法,在育苗、整地理墑、移栽、植保、成熟采烤、煙葉分級等關鍵環節實施專業化技術服務,實現工序化作業,規范流程操作。通過組合措施發力,減工3.6個,戶均增收288元。
面對自然災害常態化趨勢,加強與氣象、水利、農業、保險等部門合作,抓好自然災害預防風險體系建設,推進烤煙種植風險防范救助和商業保險,取得顯著成效。防雹增雨人工氣候影響天氣逐年有序進行,進一步減低了煙農損失,增加了煙農收入。
把基本煙田的長期、穩定流轉作為培育職業煙農的基礎,堅持自愿、依法、有償原則,依托鄉鎮、村組開展土地流轉,引導煙農通過互換、租賃等多種形式,抓好煙田良性流轉工作。重點發展培育50畝以上煙葉種植農場和20畝以上專業種植戶,達到種植穩定、規模控制、煙農增收的目的。
一社帶動 多元發展
●麒麟分公司多元發展成為示范典型
曲靖市麒麟區三寶街道興龍村委會興龍烤煙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小三在經驗交流會上給大家分享了一社帶動多元發展的經驗——
興龍村委會主要經濟來源靠種植、養殖和外出務工。2011年,隨著現代煙草農業的不斷發展,興龍合作社以服務煙農、實現煙葉生產降本增效為宗旨,組建了煙農專業合作社,烤煙生產逐漸實現了“兩頭工場化,中間專業化”,煙農也逐漸走上一條“金葉致富”路子。
興龍合作社工人在采摘種植的花卉
但由于單純的烤煙生產服務還不能保障合作社獲得豐厚收益,興龍合作社立足當地的土地、砂石資源,以及便利的交通資源,悠久的養殖發展和釀酒文化優勢,提出了“一社帶多元”的經營模式,大力引進企業、資金、項目,先后成立和引進了興龍砂石料綜合服務合作社、華夏生豬養豬專業合作社、巾幗生豬養殖協會、農民用水戶協會、云南省益健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逐步構筑了目前“企、果、牧”三足鼎立經營業務,形成“種、養、釀”循環經濟格局。
近年來,合作社立足實際,以合作社為載體,采取有效措施,扎實開展強基惠農“合作股份”,突出烤煙專業化服務和一體化作業,大力拓展多種經營,積極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不斷增強集體“造血”功能,為農村經濟社會持續發展起到有力支撐作用。
合作社多元化發展
統一石場。興龍合作社通過行使行政職能,將興龍村委會轄區內7家石料生產廠吸收加入合作社。每年合作社可銷售砂石料200萬噸,可實現收益400萬元。
合作社生產生物質顆粒烘烤煙葉
以水帶酒。興龍村委會亮子村依托亮子龍潭充沛優質的水資源,世代釀酒,傳統深厚。做響亮子酒,帶動全村經濟社會發展,興龍合作社積極引進了曲靖市益健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益健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2000多萬元落戶亮子村,整合、發展和壯大亮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