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漯河消息 踐行“兩學一做”不是空談,體現在每個共產黨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為煙農著想就是為煙草事業著想,就是為國家利益著想。丁國安的精神是一種忘“我”的集體主義精神!丁國安的情懷是一種用行動詮釋煙草行業職工始于煙農需求終于煙農滿意的無私奉獻的情懷!這是一個基層共產黨員責任擔當,是一個用行動闡釋“兩學一做”的具體典范!
一年一度的煙葉收購工作又開始了。李集煙站的同志們又像往年一樣投身到了緊張的煙葉收購工作中……
河南漯河李集煙站是城區分公司的一個大煙站,煙葉收購旺季,每天收購量都在2萬公斤左右。2016年,為了進一步提高城區煙葉的質量和信譽,公司要求分部位、分時段收購。可想而知,作為分管質檢工作副主任的丁國安每天的工作量有多么繁重。
一、任勞任怨,執著奉獻
丁國安,男,1963年出生,1983年進入煙草系統,先后在城區煙葉分公司的召陵、大劉、新店、李集等基層煙站工作。30多年來,他默默無聞,識大局,顧大體,在本職崗位上勤勤懇懇、認真負責,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擔當和如水一樣的情懷,演繹了平凡崗位上的亮麗人生。基層崗位的日日夜夜是他作為一個煙草員工對群眾滿腔熱情服務及平凡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平凡崗位上默默貢獻的點點滴滴映射出的是他作為一個基層共產黨員對工作的責任,他用骨子里的執著和熱誠耕耘著屬于他的一份事業。
李集煙站梁曉濤主任這樣說:“國安老大哥作為一名老同志,已經53歲了,但從不倚老賣老放松自己的工作。平時為人低調,工作踏踏實實。分管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工作中公平公正,深得煙農的好評”。
9月9日下午,正在收購工作中的丁國安同志突然癱倒在工作場地。同志們立即將他送到了漯河市中心醫院,經醫生CT檢查發現,丁國安同志出現了腦梗塞,醫生要求他必須住院治療,并指出至少需要半個月的療養才能康復。考慮到當前煙葉收購正處在開磅之初的關鍵時期,煙站人手短缺,而自己又是負責質檢工作,責任重大,就毅然決然地讓醫生開具了治療的藥品和處方,當即返回工作崗位又投入了繁忙的工作中。直到當天收購結束,才讓同事請來當地診所的醫生在自己的宿舍內進行輸液。就這樣,白天堅持工作,晚上收購結束開始輸液,一直堅持十多天。
9月28日,還沒有完全康復的丁國安又患上腸胃炎,不時地嘔吐,但他沒有因此停止工作。在驗收煙農王文友的煙葉時突然間渾身發抖,臉色蒼白,腸道痙攣的痛苦導致他額頭直冒冷汗,再一次癱倒在地上,王文友立即叫來了在門衛值班的丁國安同志的愛人。為了不影響工作,國安同志稍作安排,悄悄讓愛人開車帶她去醫院。經檢查,當時他已經高燒到了38度多,即便是這樣,他又毅然堅持讓醫生開具了治療的藥品返回工作崗位,繼續堅持白天上班,晚上輸液。
一個月內兩次累倒在工作崗位上,愛人著急地哭著對他說:“國安啊,你必須抓緊時間回家治病。離開你,公司可以派其他同志接替你的工作。可你是咱們家的頂梁柱,你要倒下了,咱們家該怎么辦啊……”。看到愛人這樣,丁國安同志安慰道:“不要緊,我的身體我心中有數。現在收購工作缺人手,一個人當幾個人用,我怎么能夠離開呢,別擔心我!再說,回家也是干呆著,還不如在單位干點活好呢,況且現在這么忙,任務這么重,關鍵時候,我作為老同志更應該盡一份力。”
話語是樸實的,付出卻是無私的。病痛面前他沒有頹然屈服,苦累面前他沒有輕言退縮,他用一份責任和執著展現了一個普通煙草人和一名基層黨員樸實但卻閃光的形象。從開始收購至今一個多月的時間,超負荷的工作和病痛的折磨導致國安同志明顯消瘦,體重下降十多斤。他,沒有擲地有聲的豪言壯語和驚天動地的事跡,但在為做好本職工作無私地奉獻著,在平凡的崗位上盡心盡職,用真情、真心奉獻著自己的人生。
二、愛崗敬業、盡職奉公
生活中待人誠懇,做事認真,少說多做是他一貫的作風;工作再忙再累,從不忘自己的職責。他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基層煙草員工的良好職業操守和共產黨員的良好品格,用艱辛的努力去追求人生價值,贏得了組織的肯定、同事們的尊重和煙農的認可。
“煙田是卷煙生產的第一車間,煙農種煙不容易,咱們得為煙農把好關”,這是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李集鄉是一個傳統種煙鄉,由于長期種植烤煙,土地倒茬條件有限,部分煙田病害嚴重,煙葉產量、質量有所下降。而煙草病的防治是長期的、艱難的,遇到疑難問題及時向專家咨詢,煙農不管向他反映什么問題,他都不厭其煩地講解,并把了解到的有關情況及時向公司領導反饋。
每到煙苗移栽期,不管刮風下雨,風吹日曬,總能看見他在煙田辛苦勞作,指導煙農種煙。煙農十分感激煙草公司把這樣一個幫煙農致富的“好人”派到他們身邊,把他看作是一個真心為農民著想的致富領路人,也是一個為國家利益著想的好員工。
為確保烤煙生產各項技術措施落實到位,李集鄉3000多畝煙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無論酷暑嚴寒,無論路途遠近,只要煙農需要,再苦再累他都會上門幫助指導。由于煙葉生產季節性要求比較強,他大部分的節假日都是在煙田里度過的,在煙站辦公室基本找不到他,而在煙田總能看到他為煙農排憂解難的身影……
煙葉烘烤是烤煙生產重點也是難點,更是保證煙農增收的關鍵環節。今年,由于天不作美,連續高溫,長期干旱,加上天氣預報的誤導,導致后期煙葉早黃假熟,煙農收成不好,這是擺在他面前從未遇到過的技術難題。他通過查閱資料,與站長和同事們進行深入的探討研究,經過細致的走訪調研,及時制定出了保收技術方案,經過及時調整烘烤方法,烤煙基本恢復到正常狀態,確保了烤煙的質量。為幫煙農烤好煙,今年烤煙期間,他幾乎沒有閑暇時間,沒明沒夜地指導煙農成熟采摘、科學烘烤。煙農遇到問題,總是第一時間電話聯系老丁,他從沒有過埋怨,總是耐心地給煙農講解,電話里解決不了的問題,就趕到現場進行處理補救。為了指導煙農烤煙,他每天騎著電動三輪車穿梭在田間小路和烤房間,由于道路不好,曾經兩次翻車,幸好沒有大礙。
作為站里分管檢驗工作的副主任,他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盡心盡職做好本職工作,要求分級人員收好每一捆煙葉。工作再忙再累,他從不忘自己的職責,不忘初心。收購煙葉時,他既對煙農負責,時刻維護煙農的利益;嚴把煙葉質量關,不讓國家利益受損失。他總是說:“我們絕不能收人情煙!如果收人情煙,就說明我們的基礎工作沒有做好。要做人情,為啥不在生產期間多指導,勤服務!煙種好了,烤好了,比什么人情都強,還收什么人情煙!”近幾年來,李集站煙葉收購秩序井然有序,等級平穩,在煙農中樹立了良好形象,得到了各級領導的一致肯定。
在煙葉生產經營中,他始終堅持潔身自好、廉潔奉公,始終把規范工作放到首位,從不違章辦事。在合同簽訂中,按照上級要求,他積極協助站長與當地政府密切配合,從面積規劃預留到面積丈量核查,認真細致,確保了合同簽訂的真實性,真正夯實了面積基礎,為物資、補貼的規范發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煙用物資、補貼發放過程中,他配合主任認真組織,嚴格手續,明細分工,有條不紊,保證了種煙農戶的物資供應和補貼發放真正到位,杜絕了物資流失和補貼發放的不規范現象。在今年監察部門組織的規范檢查中,顯示李集煙農對物資扶持政策明明白白,對物資供應和補貼領取非常滿意。
三、播撒真情,收獲喜悅
“煙農滿意就是我們工作的追求”。這一信念伴隨他走過了30多個春秋冬夏。扎根基層、服務煙農,在城區這塊沃土上默默耕耘著,豐收的金葉映襯著他黝黑的臉龐,無悔的年華澆灌出豐收的累累碩果。他,因對煙草的熱愛不求回報;他,因對責任的擔當不計得失,寬闊的胸懷里始終揣著一顆基層煙草人熱情而又執著的心。
一天上午,公司幾位領導到煙站檢查工作,無意中問起丁國安同志的工作,幾位正在賣煙的煙農贊不絕口:“種煙,有老丁在,咱也沒什么好擔心的了……”“遇到休息日有急需,只要打個電話,老丁就會馬上趕來!”“他的工作很普通,但離我們煙農最近!”煙農樸實的話語是對他最樸實、最真誠的贊美。
煙農王建民感動的說:“今年的六月份,一場冰雹襲擊了李集的部分煙田,老丁第一時間冒雨來到我們的煙田,指導我們開展救災工作,老丁真是一個大好人,我們非常佩服,他是我們的貼心人。”
呂四寬夫婦更是表達了對老丁工作的贊賞:“7月份一場大雨后,晚上已經很晚了,老丁又推著三輪車一瘸一拐地來到我們的地里,問他才知道,原來是翻車了,就是這樣還來通知并指導我們做好排澇工作,老丁的工作太扎實了,真像親兄弟一樣。”
一位先賢曾經說過:“一個人只要熱愛著自己所從事的事業,雖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但只要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那就是不平凡。”老丁正是憑著一顆心系煙農的惠心,在平凡崗位上譜寫出他不平凡的樂章。為了幫助煙農種好煙,白天,他在煙田里仔細察看,與煙農交流經驗,在實踐中汲取真知;晚上,他通過閱讀煙葉栽培、病蟲害防治、水肥運作等方面書籍,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將理論運用到生產實際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再將其上升到理論高度普及推廣,毫不保留地傳授給煙農。為了讓廣大煙農更容易理解接受先進技術,用通俗的語言把生產技術要領實地傳授給煙農,更拉近了與煙農之間的距離。
無論是在田間地頭還是在炕房,煙農總是親切稱呼他“老丁”,他憂煙農之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