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南澗消息 轉變傳統小戶種植、打造10-15畝適度規模種植主體,探索適宜于山區特色的煙葉生產組織方式,是未來一段時間推動全縣煙葉工作轉型升級的一大課題。云南省大理州南澗縣強化集約經營,著力轉變煙葉生產方式。
一是提升規模化種植水平。堅持“優化煙區、優化田塊、優化農戶”,逐步退出小戶種植,根據今年合同簽訂政策,6畝以下不簽訂合同,職業煙農種植面積不少于12畝,大戶不超過50畝的原則,明確10-15畝適度規模種植,確保全縣戶均面積達到8-10畝水平。
二是推動土地流轉進程。各煙區認真借鑒和學習2016年南澗樂秋鄉東升紅光片區土地流轉和多元發展經驗,在政策相對寬松條件下,營造氛圍,積極引導和鼓勵有一定經濟實力、懂管理、會經營、有技術的種植戶推進土地流轉,著力以土地流轉形成多種種植模式配套發展的局面。
三是提升煙農隊伍素質。加快全縣職業煙農培育,今年全縣計劃培育職業煙農334戶,各煙區結合近幾年煙農煙葉種植和交售情況、發展潛力、村社影響帶動能力以及個人誠信,認真做好遴選推送,確保職業煙農指標不浪費、能形成示范帶動。同時,各煙區在職業煙農進出上,對于2016年烤煙生產示范帶動差,科技措施落實難、經營不善、誠信度低的職業煙農,酌情減少其種植計劃的分配。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