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云南煙葉信息網報道 秸稈還田是當今世界上普遍重視的一項培肥地力措施,秸稈還田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促進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發育。“秸稈還田對植煙土壤酶活性及細菌群落多樣性的影響”揭示,秸稈還田可提高土壤蔗糖酶、堿性磷酸酶及脲酶活性,玉米秸稈高量還田可增加土壤細菌群落的豐度及多樣性。該成果發表在《中國煙草科學》2017年第1期上。
土壤酶是表征土壤中物質、能量代謝旺盛程度和土壤質量水平的一個重要生物指標。在土壤的發生發育以及土壤肥力的形成過程中有重要作用。土壤酶活性與土壤理化性質密切相關,任何影響土壤性質的因素都可能對土壤酶的活性產生影響。為明確秸稈還田的煙田土壤微生態效應,該研究通過3年定位試驗分析了不同用量小麥及玉米秸稈還田對植煙土壤酶活性及細菌群落多樣性的影響。
該研究表明,秸稈還田可不同程度提高土壤蔗糖酶、堿性磷酸酶及脲酶活性。玉米秸稈還田的土壤蔗糖酶和堿性磷酸酶活性高于等量小麥秸稈還田處理。與對照相比,玉米及小麥秸稈中低量(4500及1500 kg/hm2)還田后土壤的細菌群落多樣性下降,而高量(7500 kg/hm2)還田后則不變或稍有增加。此外,高量玉米秸稈還田與其他處理間的土壤細菌群落相似系數僅為0.57,表明其群落結構變化較大。而且低、中、高量玉米秸稈還田土壤DGGE圖譜中的特異條帶分別屬于乳酸球菌(Lactococcus)、不可培養細菌(Uncultured bacterium)及硝化螺菌(Nitrospira)。可見,兩種秸稈還田均能提高植煙土壤的蔗糖酶、堿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且玉米秸稈在高量還田后可增加土壤細菌群落的豐度及多樣性。
延伸閱讀
蔗糖酶:蔗糖酶是根據其酶促基質——蔗糖而得名的。又叫轉化酶。它對增加土壤中易溶性營養物質起著重要的作用。研究證明,蔗糖酶與土壤許多因子有相關性。如與土壤有機質、氯、磷含量,微生物數量及土壤呼吸強度有關。一般情況下,上壤肥力越商,蔗糖酶活性越強。它不僅能夠表征土壤生物學活性強度,也可以做為評價土壤熟化程度和上壤肥力水平的一個指標。
脲酶:脲酶廣泛存在于土壤中,是研究得比較深入的一種酶。脲酶酶促產物——氨是植物氮源之—。氮肥水解與脲酶密切相關。有機肥料中也有游離脲酶存在。同時,脲酶與土壤其他因子(有機質含量、微生物數量)有關。研究土壤脲酶轉化尿素的作用及其調控技術,對提高尿素氮肥利用率有重要意義。
磷酸酶(酸性、中性和堿性磷酸酶):土壤有機磷轉化受多種因子制約,尤其是磷酸酶的參與,可加速有機磷的脫磷速度。在pH4-9的土壤中均有磷酸酶。積累的磷酸酶對土壤磷素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磷酸酶與土壤碳、氮含量呈正相關,與有效磷含量及pH也有關。磷酸酶活性是評價土壤磷素生物轉化方向與強度的指標。環境中的磷具有多種形態,不同形態磷的遷移性能和生物可利用性是不一樣的,而堿性磷酸酶在磷的形態轉換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