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作為一名有意愿在煙葉分級方面取得點成就卻苦于分級水平止步不前的我來說,能有幸參加全國煙葉基準樣審定會真的是恰如久旱逢甘霖,也似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真是見了世面了。在這里我想總結一下參加這次基準樣審定會后自己對煙葉分級的幾點新認識。
一是對全國煙葉五大產區的概念有了新認識
我之前只是對五大產區的煙葉有一個概念的了解,至于為什么這么分、不同產區煙葉有什么區別并不清楚。通過這次學習,我對五大產區的概念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想說一方水土也養一方煙。云南煙葉透發著獨有的淡雅、四川煙葉則如四川妹子一樣最為水靈、東南煙區的煙葉底色灰蒙蒙、北方煙區的煙葉則厚重,淀粉含量高。這是我這次學習的收獲,當然他們的差異肯定還不止這些,甚至說一個產區內的煙葉、不同品種之間差異都很大,這都需要我進一步去探索和學習。
二是對分級理論知識中的一些詞匯有了新認識
在煙葉分級國家標準品質因素表中,有很多詞匯是定性而非定量,所以在煙葉分級時其中的度往往很難把握,而看過基準樣品后,自己對這些概念度的把控基本心中有數。以色度為例,品質因素中把色度劃分為濃、強、中、弱、淡四個檔次,但具體四個檔次是什么程度,并不好掌控。在這次學習中,看了很多套基準樣品后,我對其四個檔次的程度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另外我明白了,色度其實還要分為飽滿度與均勻度,這樣細分之后就會更好判定。
三是對如何判定界限煙葉有了新認識
我之前對臨近、界限煙葉認識不夠,所以在分級時往往混淆不清,尤其一級煙平時見的少,以為一片煙葉看著差不多就判定為一級了,結果就錯了。“區分中部一二級煙葉重點看色度,區分上部二三級煙重點看結構”,這是我總結的一句話,并得到了我的師傅、高級分級技師封老師的認可。以中部也為例,其實中部葉一二級煙葉身份、結果基本差不多,主要就是色度的飽滿度和均勻度有差異。上部葉的二三級則從結果上區分很容易,二級煙葉身份疏松不僵硬,三級煙葉則身份明顯僵硬,并有拉收感。類似這樣的規律我還總結了不少,這都是我的收獲。
四是對云南煙葉情有獨鐘
光照充足、氣候溫潤、雨熱同季、土質疏松,這些條件都造就了云南煙葉特有的品質:內含物質充實協調、成熟度高、香氣淡雅。如果上個世紀煙草王國在河南,那么如今的煙草王國在云南。看著云南的煙葉,即沒有北方煙葉那么厚實,也沒有東南煙區煙葉那么單薄,上中下不同部位煙葉品質因素相差不大,都有利用價值,成熟度也是最好的,內含物質轉化的充分而不過分,這些都是云南煙葉受歡迎的保證。面對云南煙葉,其他煙區或許除了仰望之外,也可以是我們不斷努力追求的目標。
三天時間,短暫而緊張,來自全國不同產區的136套基準樣品煙葉輪番上場,不斷沖擊著我的視覺、匯入我的頭腦,也刷新甚至是顛覆著我對煙葉分級的認識。通過這次學習,也更加堅定了我學習煙葉分級的積極性。如果說之前的我是處于想在煙葉分級方面取得點成就卻苦于不得其法、渾身乏力的狀態,現在的我就好像重新加滿了油,渾身充滿力量。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