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烤煙生產大田管理直接影響煙葉產質量,技術落實的差異對煙葉生產效益影響最為明顯,并且沒有有效的補救措施。本文重點介紹湘南煙區烤煙生產大田管理過程中中耕和排灌兩個關鍵技術環節的操作方法及標準,以期對其他煙區有所裨益。
關鍵一:合理中耕。全面落實中耕培土技術,促進根系生長發育,特別是不定根的生長,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煙葉耐熟性,防止早衰。中耕可因地制宜分2~3次進行,培土可結合中耕、除草、腳葉處理同時進行,有條件的大戶可采取機械中耕,實現農機和農藝的有機融合。培土后壟面距溝底高度在35cm左右,培土要充實飽滿,使土壤與煙株基部緊密接觸,不留空隙,使壟面呈龜背形,避免壟面出現坑洼積水,影響煙株生長,培土后要求溝壁、溝底平直,以利于排灌通暢。雨水多、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培土要高一些,以利于防倒防澇;氣候干燥、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培土適當低一些,以利于保墑。
關鍵二:合理排灌。抓好清溝排水和干旱情況下的適時灌溉,在煙田四周開圍溝、中間開腰溝且均比壟溝深15-20cm,做到整個大田生育期雨停溝干、溝無積水,保證土壤含水量適宜,提高煙株根系活力和煙葉耐熟性。一般團棵期以前以排水為主,不需要進行灌溉,還苗期土壤含水量控制為最大田間持水量的70%~80%,伸根期保持在60%左右,旺長至成熟期,土壤含水量控制為最大田間持水量的70%~80%,特殊情況連續5~7天以上高溫強日照導致表土干燥,田間相對含水量小于60%時,灌跑馬水(灌溉應在清晨或傍晚,嚴禁讓土壤長時間浸泡)保持煙田壟土濕潤(土壤相對含水量70%左右),保持根系后期活力,利于上部葉開片和提高煙葉田間耐熟性。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