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商丘日報》報道 秋日里的鄉村一派繁忙景象:一大早,河南省商丘市睢縣孫聚寨鄉常莊村的烤房里頓時熱鬧了起來,人群中有位中年人,手里拿著已經烘烤好的煙葉,熟練地講解煙葉烘烤管理技術。
“現在正是煙葉烘烤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們一年中付出辛苦勞動見效益的時期,因此要在煙葉烘烤時穩住溫度,調整濕度,控制燒火,延長時間,確保煙葉變黃變軟。”只見他手里拿著金黃的煙葉對著圍觀的人群說。在他有聲有色的講解下,圍觀的群眾越來越多。
這位中年人是睢縣煙草分公司河堤煙站的一位鐵桿煙農,他叫王經杰,人們都稱他老王,他是這個村的種煙大戶。
“老王種煙有一手,看他今年種植的60畝煙葉,又是一個豐收年。”一位煙農羨慕地說。
王經杰自2008年開始種植煙葉,至今已有近10年的時間,也算是個老煙農了。“還記得剛開始種植煙葉的那一年,煙草公司是每天都來指導,還免費發放肥料、農藥,煙草公司把種煙的所有設施和材料都為我們準備好了,但是由于自己是個新手,對煙葉的種植技術沒有放在心里,認為把煙種上就行了,當時10畝煙葉給我帶來了不小的負擔。”王經杰后悔地說。
“你對煙好,煙也對你好,你對它一天不在乎,它就給你個‘顏色’看看。”一位煙農如是說。“想要把煙種好,技術是第一位。自從那年后,我就開始下功夫學習種植煙葉技術,每次煙草公司組織培訓,我都是第一個報名參加,從育苗到大田管理,再到成熟采摘,最后到烘烤分級,我都認真學習,一有不懂的,我就問煙站的技術員。就這樣,我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煙葉種植上,這一用還真不一樣,當年我就取得了大豐收。”王經杰激動地說著。
由于煙葉種得好,王經杰成了這一帶的名人。據統計,2008年,王經杰的煙葉收入幾乎為零。后來通過應用煙葉種植技術,2010至2015年,每畝地給王經杰帶來的平均純收入為1500元,2016年每畝地純收入甚至達到2300元,而今年通過煙葉的長勢來看,又是一個豐收年。
煙葉的豐收不僅給王經杰帶來了豐厚的收入,而且帶動了該村的煙葉種植,給該村貧困戶鋪就了一條脫貧致富路。據悉,常莊村貧困戶有53戶192人,特困戶10戶。原來該村僅有3戶貧困戶種煙,截至目前,該村種煙的貧困戶達到7戶,雖然他們種植的煙葉不多,但是采用了好的技術和管理方式,每年給他們帶來的收入十分可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