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貴州火石丫村是一個偏遠的小山村,是國家重點扶貧對象,這里交通不便,貧困落后。年輕勞動力外出打工,大批的土地荒至,但這里卻沒有因為勞動力的欠缺而讓土地荒草叢生,因為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自己辛勤的雙手創造了一個個奇跡。周昌政是火石丫村的一位普通的村民,今年45歲,初中文憑的他卻是共產黨員,本來有很好的機會外出務工給人做工廠主管,但他卻放棄了這樣的機會,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回家種起了烤煙。就是有像周昌政這樣的一群人,火石丫村的今天早已擺脫了往日“看天吃飯,背朝黃土面朝天”的命運。
2017年,在廣東東莞一家大型玩具廠擔任主管的他聽說家鄉對種煙有很多扶持政策時,他欣然的辭去工作,拉著行囊回到家。剛到家時,由于和工廠的合同沒有到期,所以不能及時的拿到工資,但看著村里大片大片荒至的土地,他便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想“如果我把這些土地的承包下來,這些本來就荒至的土地,租金一定不會太高,加上戶主都是當地人,并不希望土地荒至以后難以復墾,如果我能夠以適當的價格去承包一大片土地,這樣又便于生產管理,對于戶主和我而言都是兩全其美的事。現在政策這么好,政府還給煙農配技術員,收購價這么合理,為什么不去多種一點烤煙呢?”經過一番考察后,他更加確定了自己的想法,在得到家人的同意后,他立即投入到自己的烤煙致富的夢想中去了。
雖然夢想和規劃都有了,但擺在他面前的一個個難題讓他終日難眠,租這么多土地,需要一大筆錢,而且靠自己一家人的力量是無法干完那么多活的,必須要請臨時工,而請工人也得花很多錢,不說在烤煙生產過程中還需要很多錢,就單單是前期投入就得花好幾萬,且自己對烤煙技術又不是很熟悉,這些接踵而來的問題他和他的家人一籌莫展。就在這個時候,當地的煙葉站烤煙種植宣傳人員來到了村里,為村民們講解政府扶持種植烤煙的優惠政策和烤煙技術培訓。在培訓會上,他了解到了許多種烤煙的優惠政策,和工作人員談及了自己的想法和難處,也懂得了以前自己不知道的新型種煙烤煙技術。在煙葉站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他順利的從當地銀行借到了5萬元烤煙貸款,從借到錢的那天起,他的創業激情被徹底的點燃,他堅信自己一定會成功的。
承包土地、簽合同、修建烤房、煙地深翻……
他的烤煙致富夢想就這么起航了,一口氣承包了60余畝土地,當地其他的煙農看到他種這么多烤煙時紛紛懷著懷疑眼光對他說:“你不怕虧本嗎?”,然而他卻說:“我們貧困地區要想發家致富,就得尋找一個很好的途徑,而種植烤煙則是一個致富的好路子,有這么好的政策,我們還怕什么呢?再說我是一名黨員,就得帶好這個頭,即使是虧本,那也讓我先來。”
在他整個的種植和烘烤過程中,煙葉站的技術員小周差不多成了他家的“長期工”,從承包土地到修建烤房、施肥、移栽、大田管理、病蟲害防治、上炕及烘烤等過程,小周幾乎都全程陪同,無論天晴下雨依然風雨無阻。有一次,由于烘烤房的溫度計出了點問題,造成煙葉質量受到影響,為了降低損失,小周和周昌政放棄了晚上的休息的時間,徹底的檢查了烤房,整整一宿他們倆就待在烘烤房,終于解決了問題。在幾個月的相處中,他們成了好朋友,并以兄弟想稱。
在整個烤煙種植過程中,煙草公司為其造烘烤房出來大部分的錢,政府為其免費提供農藥,煙葉站為其提供技術指導,還定期的組織培訓等等,這些優惠的政策讓周昌政干起來更加有勁了,也對自己的夢想充滿了希望。不負所望,在烤煙收獲的季節,由于有煙葉站的全程指導,他家的煙葉得到了大豐收,凈收入達14萬,除了還銀行的錢,加上打工得到的錢,他擁有了15萬元資本。這個時候,家人勸他不要再做了,太累了。但他說:“有了這么好的開始,怎么能說放棄就放棄呢?再說咋是共產黨員,要是賺了或虧了就不做了,那樣豈不是辜負了政府的支持嗎?以后其他的群眾又這么敢再去種煙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