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云南日報》報道 “昨日薄雪潤紅梅,一夜東風又逢春。”一立春,便覺一天快似一天。而身處云南省文山煙區的基層煙草人和煙農,雖已進入“春紅柳發歲更新,爆竹花開燈結彩”的時節,卻仍在為打好煙葉調控持久戰,做好新一年的煙葉生產和煙農增收工作忙碌著。
阿三龍二村育苗點搭建的烤煙育苗棚。
蓮花塘渾塘子育苗點工作人員在搭建烤煙育苗池。
大舍姑育苗點煙技員和煙農正在清理育苗物資。
煙技員和煙農正在對育苗物資進行消毒。
平遠鎮大新村高橋上烤煙種植連片區煙農正在督促機耕隊整地。
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
眼下,正是春耕備耕時節,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煙區的煙農們就搶抓當前晴好天氣,開始了新一輪的烤煙生產。
漫步在文山煙區田間地頭,四處都是機耕隊轟鳴耕作的繁忙景象。當前,隨著氣溫上升,正是煙地的最佳整地翻耕時節,各基層煙站、煙葉合作社搶抓時機,組織煙農進行煙田整地翻耕“大攻堅”,備戰煙苗移栽。
煙站生產技術員、合作社輔導員正深入田間地頭做好技術指導,引導煙農及時按規格質量做好整地相關工作。平遠煙站站長張四平介紹道:“煙田整地包括耕翻和平整,是煙苗移栽前的重要準備工作。需要抓住幾個關鍵點,在整地行動上要突出‘早’,在進度上要突出‘快’,在整地面積上要突出‘實’,在整地質量上要突出‘高’,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煙葉生產增產增質。”
在阿舍鄉魯都克村民委上倮朵村小組路邊地里,五十多歲的煙農王小國,扶著犁把,前邊的頭老黃牛不緊不慢地拉著犁。王小國年齡大了,卻還是依戀著幾畝土地,在家門口的這塊地,拖拉機不好上來,就自己拉著牛操練一下。“去年收入咋樣?”記者問道。王小國說:“現在政策好,種煙有補貼,種了七八畝地,收入三萬多吧,夠自己花的。”說到這里,他頗為高興,接著說道:“我今年還準備簽八畝烤煙種植合同,俺雖然年齡大了點,還能干,我打算多掙點錢,支持孩子在城里買房子。”
在文山州各鄉鎮許多村組的地頭,隨處可見煙農漚制農家肥的身影。他們把家里積攢的牛糞、豬糞、羊糞運送到地里,并與玉米秸稈等進行堆捂,制成農家肥。這個昔日的廢棄物,如今成了煙農眼中的“香餑餑”。“施用農家肥,不僅對烤煙作物好,還能防止土壤板結,而且農家肥只需要旋耕的時候撒一遍就行了,不像化肥要追施幾次,我們這近幾年都在使用農家肥,也是在落實‘綠色煙葉生產’嘛!”木瓜鋪村小組職業煙農余平饒說。
人勤春已到,育苗收菜忙
壯嶺苗鄉乍暖還寒,走進文山煙區各個烤煙育苗點,人聲鼎沸、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在稍早些的時候,合作社就結合往年育苗工作實際,認真測算各類育苗物資發放標準,加強與物資供應商聯系溝通,及時安排育苗物資的發貨、接收與發放,目前已經嚴格按照標準完成了所有育苗物資供應。
在硯山縣平遠鎮小新寨腳育苗點,育苗戶余進文帶領大伙正在按照消毒操作技術相關要求,對苗盤、苗池和周邊環境進行消毒清潔工作,大新合作社輔導員代介龍正在一旁進行消毒技術的宣傳指導。
按照商品化育苗管理要求,平遠煙站組織生產技術員和合作社輔導員往返在轄區各育苗點之間,為抓好病蟲害防治、衛生操作等各項技術措施的落實,提高煙苗素質,增強煙苗抗寒能力而緊張地忙碌著。在烤煙育苗點上,抬頭可見一排排建好的小拱棚式標準漂浮育苗池整整齊齊一路排開,育苗點出入口的消毒池盛滿了消毒液,“閑人免進”的標識牌也掛在了顯眼的位置。
在育苗戶忙碌的同時,硯山縣江那鎮聽湖村煙農盧仕培正帶領全家老小在地里收甜豌豆,目前這種蔬菜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去年煙葉采收結束后,煙站技術員入村宣傳促農增收措施,盧仕培聽了技術員的分析,產生了在煙地里種甜豌豆的念頭,于是動員全家人在煙葉采收結束時就整地播種,經過精心管理,豌豆長勢良好,三十多畝豌豆預計純收入五六萬元。
最是一年春好處,惠農政策暖人心
“我代表黨組織來看望你們,希望你們過一個溫暖的春節。”在硯山縣平遠鎮蓮花塘村民委雞頭沖村小組楊順全的家中,平遠煙站黨員史加仙正在對她結對的建檔立卡戶認真開展回訪和慰問,同時面對面開展宣講,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及時準確送到各家各戶。
在建檔立卡戶周紹華家中,平遠煙站協助負責人葉世元正在宣傳烤煙種植各項規定和補貼政策,詳細詢問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鄉親們最關心、最受用、最期盼的是什么,與鄉親們一起商量產業扶貧出路。
聽到寒暄聲,家住隔壁的張建方串門進來笑呵呵地對葉世元說:“親家,不準走,留下來吃殺豬飯!去年我賣煙賣了五萬多元啊,多虧了你們煙站,要歸功于黨的領導好,黨的政策好呀!”“飯就不吃了,我們還要去看看那些育苗點棚搭得怎么樣,物資消毒是不是到位。只要你們一年比一年好,我們就高興了。”葉世元答到。
在云南文山,當地村民用“親家”來稱呼關系比較親切的人……殺豬飯是文山美好的風土人情,濃郁的鄉土氣息的生動體現。近年來,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煙草專賣局(公司)干部職工以“堅持大成價值觀,弘揚煙草正能量”為己任,用心去引導每一個貧困群眾把心凝聚在黨的周圍。用“等不是辦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疇精神”,引導群眾“要我脫貧”變“我要脫貧”,從思想上解決“等靠要”問題。
吹面不寒楊柳風,春天的風總會不急不緩的從遠山歸來,在壯鄉苗嶺人民勤勞勇敢的拼搏下,將文山煙區的春天喚醒,依著季節的腳步,把鮮活的日子,開在春風十里的佳節里,讓紅土地的春色,溢滿陽光的味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