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云南省大理州南澗縣地處瀾滄江中游和無量山、哀牢山北端,全縣轄5鎮3鄉,80個村(居)委會,國土面積1731.63平方公里,山區面積占99.3%,總人口22.16萬人,是一個集山多、地少、民族、貧困為一體的山區少數民族自治縣。自1952年開始種植烤煙,1984年南澗制定完善生產優惠政策,以紅大品種為主實施規模化種植,扶持烤煙產業發展,把烤煙列為全縣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加以培植。到1999年后全縣紅大種植比例穩定在90%以上、2005年后烤煙種植規模基本穩定在5萬畝以上,產量穩定在15萬擔左右,2008年實現紅大“一縣一品”種植、煙農收入穩定在2.2億元左右、煙葉稅穩定在4700萬元左右,烤煙對地方財政貢獻率穩定在財政收入的20%以上。
主業增收煙農強
近年來,云南南澗縣以構建縣域發展產業,培植特色優質品牌為核心,以“2260”高端特色煙葉開發、打造“南澗紅大”品牌、增加煙農收入為目標,圍繞念好“山字經”、打好“特色牌”、舞活“產業鏈”的發展思路,堅定不移地鞏固和加強“一縣一品”建設,輻射帶動其它產業融合發展,增強扶貧造血功能,促進群眾增收增效。2017年,全縣共收購煙葉13.645萬擔(其中:“2260”高端特色紅大煙葉3萬擔),上等煙比例達66.01%,均價31.77元/公斤,畝均收入4286.64元,戶均收入41016.20元,實現煙農收入2.16億元,實現煙葉稅收4752萬元。有力地支撐了全縣保發展、保民生、保穩定的工作大局。
主要做法:一是念好“新”字訣破局。立足新起點,展現新面貌,以創新的方法、嶄新的思路積極應對煙葉生產新挑戰,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堅持“市場、質量、規范”工作方針,以“穩定規模、提質增效、優化布局、創新發展”為主線,以“2260”優質煙葉工程首批試點縣為契機,著力打造1萬畝3萬擔接近津巴布韋優質煙葉氣候特點的“南澗紅大”綠色煙葉,著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2017年3個“2260”實施鄉鎮全面完成3萬擔收購計劃,項目區域收購均價達到33.25元/公斤,較常規種植區域高1.49元/公斤,含補貼畝均收入達到5988.06元/畝,較常規種植區域高1677元/畝。在上半年全省20個項目縣的田間生產檢查評比中位列前茅,通過工業集團專家現場品吸和送檢樣品評吸化驗中,南澗煙葉的內在質量和品吸結論得到了工業集團的認可和高度評價。二是念好“心”字訣取勝。用心謀事、用心干事,打破思想禁錮,跳出思想框框,立足品牌需求導向,以服務市場需求為首要任務,由以前“種成什么、收什么、賣成什么”,向“需要什么、種出什么、收成什么”轉變,做到抓“2260”工程思路對頭,方法對路,以質量贏得市場、贏得誠信。三是念好“優”字訣服務。抓住時間節點,細化工作措施,加大煙農優質服務指導,注重政策宣傳,及時幫助解決煙農實際困難,提升優質服務煙農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煙農滿意度。四是念好“嚴”字訣落實。嚴格遵守行業紀律,嚴格執行煙葉生產標準,注重服務規范,嚴字當頭,廉字修身,確保煙葉標準化生產、規范化收購、精益化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實現煙農提質增效。
輔業助收煙農富
云南南澗縣圍繞“抓好主業保增收,設施利用穩增收,多元經營促增收”總體思路,大力推進“烤煙產業+”發展模式,切實拓寬助農增收的路徑。2017年,南澗煙草分公司結合實際,努力找準煙葉生產輔業發力點,引導煙農專業合作社發展,助推煙農增收示范成效明顯。一是積極開展專業化服務。全縣共開展7.93萬擔的專業化烘烤,其中技術承包模式7.22萬擔,采烤一體化0.71萬擔,覆蓋全縣90%以上的密集式烤房,提升烘烤質量,全縣2017年烘烤損失率降至7.16,增加煙農增收896萬元;全縣5236戶煙農交售13.52萬擔煙葉專業化分級全覆蓋,增加收入135.2萬元。二是積極開展多元化經營。由合作社新建育苗點2個,育苗棚70個,覆蓋烤煙面積7700畝,提升育苗質量,增加收入70萬元;擴大膜下小苗推廣面積3000畝,進一步節約管理成本減少煙農投入7.5萬元;在適宜煙區試點機耕深翻500余畝,減少煙農預整地勞力投入約4.5萬元以上;以補貼政策為依托,試點推廣生物質燃料113.5噸,為煙農節約烘烤成本3萬元以上,并利用閑置煙點養殖無量山烏骨雞2.5萬羽,增加收入240萬余元和建設生物質燃料生產線1條;利用62個大棚在育苗閑置期間開展黃瓜、青蒜苗、辣椒、西紅柿、苦瓜等綠色蔬菜生產,增加煙農收入15.8萬元;示范推廣1256畝秋豌豆種植,拉動全縣煙農種植秋豌豆1.5萬畝,增加煙農收入6000多萬元。
真情扶貧煙農笑
云南南澗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按照縣委政府安排部署要求,做到精準清楚貧困戶的基本情況,精準清楚貧困戶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精準清楚扶貧工作的切入點,積極為貧困戶脫貧致富出謀劃策,并按照“授之以漁”的方式方法開展工作,把形象樹起來,把責任擔起來,把事情抓起來,讓老百姓滿意。2017年全縣708戶在冊建檔立卡貧困戶種煙6257畝,累計交售煙葉1.692萬擔,實現售煙收入2688萬余元,畝均收入4296元,戶均收入37966.10元;自掛鉤溫泉村以來,通過職工捐款、向上爭取等多渠道籌措資金,累計向溫泉村投入扶貧資金36.012萬元,(其中8萬元強基惠農資金、2016年10萬元將用于溫泉村生活飲水工程建設、2017年10萬元將用于溫泉村產業發展、8.012萬元捐款用于捐贈母者小學學習用品418套、圖書383冊、文體用品10套、校服121套、幼兒園床上用品26套、教育扶貧基金、掛鉤在冊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大病醫療保險、殘疾人和困難黨員維穩等),2017年在云南省科學技術協會的指導支持下,由云南省煙草學會協同云南省中醫藥學會等相關醫學會組織,10名省級專家深入南澗開展“健康扶貧”義診活動,累積共提供義診及健康咨詢共計2436人次,實現“精準滴灌”,助力彝鄉脫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