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云南省大理州南澗山區現代煙草農業遵循的是“宜大則大,宜小則小”的原則,表現出的是“形散神聚、惠澤博遠”的實效,彰顯的是煙草農業在山區的現代活力。自然和諧,惠澤博遠,“減工、降本、提質、增效”是山區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的“神”,南澗抓住這個神,沿著提升紅大高端特色綠色煙葉品質這條主線,搭建工商合作平臺,不斷突破“山路、水路、信息路”等基礎瓶頸,構建生態技術體系,完善專業化服務,創新煙葉生產組織方式,牢牢掌控種植主體,構建和諧煙草。
遠遠望去,修建的引水管網猶如一條條銀蛇在群山中穿梭舞動,星羅棋布的水窖水池在陽光的照耀下恰似一粒粒珍珠熠熠生輝。銀蛇傾碧玉,水窖通天河;群山著綠意,潤物細無聲。如果說那些翻山躍箐、沿路過橋的煙水主管是南澗山區的大動脈,那么這些進村入田的支脈細管,則好比南澗山區的血管,這些覆蓋南澗山區的煙水管網把成千上萬的水窖連接起來,把零星分散的耕地連接起來,把千千萬萬的煙農聯系起來,使哀牢山脈和無量山系積蓄已久的能量源源不斷的釋放出來,縱橫交錯的管網,刷新著煙農的日子,刷新著南澗彝鄉的面貌。煙水工程引來的不僅僅是水,更重要的是匯集了民心,促進了和諧,帶動了發展。它澆灌了農田,更滋潤了心田,流露出的是黨和政府、煙草行業與煙區群眾的深深魚水情。
蜿蜒伸展的機耕路像一條條玉帶把大山纏繞,散落有致的546個育苗大棚和2310座密集式烤房群,又恰似鑲嵌在玉帶上的鉆石和藍寶石,把群山裝點的分外妖嬈。修建的機耕路圓了幾代人歷經滄桑的出村路,每一條機耕路建成,當地農民就象過節一樣歡天喜地,因為每一米路面上都灑滿艱辛的汗水,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道上,山區機耕路承載了更為博大而厚重的內容,它是治山之路,希望之路,是發展之路,跨越之路,是引領山區煙農邁向幸福生活的康莊大道。
一房多用的密集式烤房群成為煙站聯系煙農最前沿陣地上的“橋頭堡”,成為煙葉烘烤分級車間、煙用物資集散地、農用機械存儲間、農村文化陣地的主戰場,是聯結黨和政府、煙草行業和群眾之間的紐帶,賦予了新的文化氣息和時代內涵。
南澗煙草人以山的胸懷、水的柔情,恪守“兩個利益至上”行業共同價值觀,高度的激情和熱情,群策群力,集眾智慧沿著這條特色煙葉發展之路整縣打造紅大綠色煙葉品牌,帶領山區走現代化發展之路,引領南澗彝鄉人民實現中國夢奔向更高更遠的美好未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