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苗大棚里,煙草公司技術人員正在進行播種盤播種示范。 王翔攝
煙草在線據《重慶日報》報道 “大家加緊干,這幾天是播種育苗的關鍵期。”近日,在重慶市涪陵區武陵山鄉金子山村的煙苗大棚里,涪陵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金子山村育苗點負責人王春祿正拿著一個人工播種盤往營養基質中播種煙草種子。雖然這個播種盤看似簡單,卻十分高效精準,比起播種機強了不少,引得周圍觀看的煙農嘖嘖稱奇。
“洋機器”播種,煙農有喜也有愁
武陵山鄉金子山村是重慶市的傳統煙葉種植區域,從育苗到栽植、從管護到烘烤,該村都有一套十分完整的技術體系,并且還在不斷升級。
王春祿告訴記者,在十多年前,煙草播種與傳統農業播種方式相同,就是由煙農將一顆顆種子撒播到地里,分散育苗,不僅耗時耗力,而且效率低下、成本高。
后來,煙草公司在金子山村建起集中育苗的大棚,提高了播種育苗的質量和效率。最近幾年,又引進播種機,大幅提高了大棚播種育苗的效率。
“但幾年使用下來,我們發現播種機并不完美。”王春祿說,由于煙草種子只有米粒大小,播種機在播種時,無法準確地將一顆種子送入到一個營養窩里。時常出現一個營養窩沒有種子,而另一個營養窩卻有幾顆種子的情況,造成煙苗生長參差不齊。在后期移栽時,合格苗和壯苗率往往只有70%左右,使得煙農還要進行兩三次補栽,嚴重影響了煙苗的生長和統一收割。
“本來種煙就需要投入大量勞力,如果從播種育苗開始就反復折騰,真有點讓人受不了。”對于播種的“洋機器”,當地煙農并不滿意。
引入播種盤,“土辦法”戰勝了“洋機器”
有沒有什么更好的、可以替代播種機的播種方式呢?
這兩年,重慶市出現了一種精準的煙苗播種盤,雖說是人工操作,但其效率和精準度卻比播種機高了不少。今年,金子山村就首次引入了這種播種盤,進行播種育苗。
據悉這種播種盤,一次可以播種4輪。記者在播種育苗示范現場看到,播種盤和一個標準的營養窩大小相仿,上面幾十組孔洞整齊排列著,每組孔洞有四個孔,由于播種盤上橫板的遮擋,播種時每組孔洞僅有一個同位置的孔洞會掉落種子。
“更重要的是,采用這種播種方式,每個營養窩里都只會出現一顆種子,不用后期進行補栽。”王春祿說,原本用播種機時,播種1畝地大概要使用3000顆種子,才能基本保證每個營養窩中都有種子。而現在,由于播種盤的精準播種,只需要1400顆種子就能完成一畝地的播種,節約了一半以上的種子成本。
同時,通過這種方式播種的煙苗,生長情況都基本相同,合格苗和壯苗的比例是大幅提高,能達到95%以上,這也使得煙苗的移栽存活率提高到了90%左右。
壯苗比例高,煙農收入再看漲
“這種播種方式,壯苗比例這么高,今年種出來的煙葉肯定質量要好不少。”蔡國發是當地的煙葉種植大戶,他告訴記者,去年他種了11畝煙葉,在煙葉播種育苗時段,就進行了兩次補栽,使得煙葉生長參差不齊;到了大部分煙葉收獲時,一些煙葉還沒有成熟,影響了收入。
他說,今年采用這種新的播種方式,壯苗比例高,而且生長時間基本相同,預計煙葉質量也要好不少,11畝煙葉可望增收3300元左右。
“我還聽說,重慶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新推出的‘渝金香’卷煙,將全部使用重慶煙葉。要是煙葉收購價再提高一點,那就更不得了。”蔡國發高興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