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喂!妹,你好!我是客戶經理王其光,你家今天栽煙不”?貴州省遵義市鳳岡縣煙葉生產技術員王其光向煙農王文鳳打電話說道。
“哎呀!大哥,我都看難咯,要求必須在4月25日前移栽結束,我家種煙面積又是55畝,最近勞動力又不好請,再說,我家煙地又在山上,一直不下雨、水源又沒得,不知道怎么辦咯”!煙農王文鳳說道。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事情還得從貴州遵義鳳岡縣琊川鎮煙農王文鳳大田移栽困難說起。
鳳岡縣琊川鎮煙農王文鳳今年種煙55畝,煙區處在琊川鎮茅臺村一個名叫甲子山的山頂上,陽光照射效果特別好,是適宜種植K326品種的最佳土質,但存在著一些實際困難,一是沒有水源,烤煙移栽及澆灌都得從10公里以外運輸水源,增加成本。二是距離煙農住地相隔較遠,工人只有在山上吃飯,很多工人都不愿意給王文鳳家干活。
時值烤煙大田移栽期,整天氣候烈日當空,煙農王文鳳夫婦面對艱難的移栽任務焦頭難額,六神無主,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不知所措。
4月19日,為煙農貼心服務的煙技員王其光、安彪等一行來到王文鳳家,商量大田移栽的問題,切實為煙農王文鳳家烤煙大田移栽出謀劃策。
“哥,您們來啦”,王文鳳說著拿起水杯向煙技員王其光等人遞上一杯熱氣騰騰的綠茶,紅潤的眼眶里流露著烤煙大田移栽的渴望。
“我們今天來主要是了解你家準備哪天開始移栽?因為大家都開始移栽啦,烤煙的季節性比較強,如果不抓住季節時令及時移栽,可能對后期煙葉烘烤質量上受到影響”,煙技員王其光說道。
“我們也特別著急!煙苗我都剪了兩次葉啦,長得特別快,如果不及時栽出去,很快就抽苔咯。但是,整天都這樣烈日當空,土壤墑情又不夠,很多工人因中午在山上吃飯都不愿意去,真的難呀”!,煙農王文鳳說著轉身擦著眼淚。
此時此景,煙技員王其光等人深感同情,心有些悴啦!
“書記,您好!我是王其光,向您匯報一戶移栽困難戶王文鳳的情況”,王其光向鳳岡縣局進化支部如實匯報王文鳳家大田移栽存在的困難。
“好!我們支部突擊隊正在朝陽沙場基地幫助煙農石勝華移栽,麻煩你給他組織一下,準備好大型的運水工具,準備車輛明天一早把水運到基地上,支部給她準備一套移動抗旱設備,確保順利移栽。在基地上設立一個田間食堂,確保工人有飯吃,減輕煙農負擔,一定不能延誤煙農大田移栽”。鳳岡縣局進化支部書記回復到。
接下來的工作,鳳岡縣局進化支部分頭組織,一方面為煙農王文鳳準備移動抗旱設備、煤汽及液化灶等,支部委員王鳳軍立即奔赴市場購買食用米、蔬菜、豬肉等,為移栽困難戶煙農王文鳳家準備田間食堂午餐。一方面幫助組織移栽勞動力及運水工具。
4月20日,鳳岡縣局進化支部突擊隊的旗幟在琊川鎮茅臺村甲子山頂盡情飄揚,一輛滿載數噸水源的抗旱運輸車奔上了甲子山頂的煙地澆灌著田間煙苗,一個簡易田間食堂在煙地里炊煙裊裊,十余名工人在煙地里忙忙碌碌,分工有序,黨支部書記干起了炊事員的職責,其他黨員干起了大田移栽標準,整個場景一片熱情,有說有笑,煙區里閃動著工人和黨員們一個個靈巧的動作,點滴著工人和黨員們的汗水。
“簡書記,真的謝謝啦!要不是您們的支持,我們不曉得移栽到什么時候,晚上大家去家里用餐”,煙農王文鳳夫婦激動得熱淚眼眶,向黨支部書記簡仕賢說道。
“謝謝啦!我們一定要“牢記使命,不忘初心”,踐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我們的服務感動人心,以我們的忠誠為煙草產業肩負不可推缷的責任,能為煙農服務是我們的榮興,煙農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煙農種煙有錢賺,企業才能持續發展,我們幫的是自己,不是煙農”。
黨支部書記的一翻話讓煙農王文鳳夫婦深受感動,下定決心,克服一切困難種好烤煙,讓55畝烤煙收入鼓足自己的腰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