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七彩云南報道 “不用斧頭和皮條,一按電鈕就燃燒,穿著裙子把煙烤,綠色環保品質高”。在美麗的雙河彝族鄉,民間流傳著這樣一段歌謠,反映了近年來當地的綠色智能化烤房為煙農增收節支,鋪就一條有保障的烤煙致富路。
云南省昆明市晉寧區雙河彝族鄉去年讓山區烤煙種植戶實現科學化烘烤煙葉,步入綠色、環保、循環利用的良性發展軌道,在全鄉推廣綠色智能化烤房65座,今年,擴大到全區農村新增70座綠色烤房。
“煙草公司又上了一條生產燃料的新設備,加大投入,提高產能。這種燃料就是用農戶的秸稈制成的生物質燃料,專門供應綠色烤房,為農戶節約了烤煙成本,讓烤煙產業提質增效,雙河鄉給予了大力支持,以此作為富民強鄉的事長抓不懈。”雙河煙站主任羅世金介紹,這種新燃料為農戶減工降本,更為農村清潔家園做出貢獻,煙草公司面向農戶收購秸稈,實行每公斤補助3角錢的方式,然后將這些秸稈送入生物設備制成新型燃料后,再以不高于1元錢的價格賣給農戶用于烤煙。
“原來我們只能用煤來烤煙,每桿煙大概花費3元錢,現在用這種新燃料節約了近一半的成本,還獲得了很多實惠。我家的烤房是去年建起來的,上級補助18000元,我只出了5000塊,煙草公司還給了價值2000元的發電機,實際只出了3000元。更重要的是為我們省時省力,現在只要將料加滿,在智能烘干控制儀上調好時間就行,以前一晚要起來好幾次熬夜,現在白天、晚上都不用管,真的可以穿著裙子來干活了,比以前節約了一兩天的時間,我家10畝烤煙地以前要3000多元的燃料,現在只需要2000多元。”雙河小荒川村魯鳳玉高興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