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東山村是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近年來,當地立足實際、因地制宜,發展煙葉特色種植,走“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精準脫貧之路,找到了藏在煙葉里的“致富經”,讓地生金、民致富、村發展,順利甩掉了貧困帽。
(圖片來源于網絡)
眼下,正值煙葉收獲的季節,東山煙葉基地里人頭攢動,村民們忙著采摘、運輸、整理、編煙,大家分工合作,一片豐收勞作的喜人景象。村民徐國仙也在煙葉基地打工,田間管理、烘烤煙葉、精選煙葉、扎把分級……徐大姐都是一把“好手”,每天大約有70元的收入,家里四畝多田都流轉給合作社用于煙葉種植有一千多元的收益,讓徐大姐喜上眉梢:“合作社就是好!原來村里好多人出去打工,田是荒在這里的,現在我們東山村成立了煙葉合作社以后,田也租出去了,農戶也可以拿到一年一畝田四百塊錢的租金,而且像我們農村婦女和貧困戶還可以在這里打工,一年賺幾千塊錢挺好的。”和許多村民一樣,不僅家庭收入來源更穩定,更多元化,而且“家門口”就近就業不用背井離鄉,方便照顧一家老小,讓生活有了幸福感和獲得感。
據了解,作為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東山村共有69戶貧困戶,脫貧壓力較大,當地結合傳統種植優勢,將煙葉種植定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增強扶貧“造血”功能。 2010年,村成立了東山煙草專業合作社,目前,全村煙葉種植面積達到500余畝,輻射帶動唐模、蜀源等周邊大戶和農戶種植200余畝,產值超過500萬元。目前,年支付土地租金20余萬元,其中貧困戶的45畝田地租金達到1.7萬余元;支付當地農民勞務工資近60萬元,其中有11個貧困戶在煙葉基地打工,實現穩定增收。通過土地流轉,讓資源變資產,村民變工人;與此同時,煙葉種植給村集體和煙葉合作社收入共帶來稅收獎補收入超過40萬元,力地拓寬了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增收渠道。2016年和2017年,該村已經實現戶脫貧、村出列,成功“突圍”甩掉了貧困帽。
東山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蔣劍波表示:“煙葉是我們村的特色產業,從2010年連續發展,通過成立煙葉合作社,從原來幾十畝已經增加到目前數百畝,生產效益和煙葉稅收連上新臺階,成為我們助農致富的一大亮點。下一步,我們還要配以政策兜底,產業扶貧等脫貧攻堅行動,依托煙葉合作社帶動貧困戶就近就業,帶動種田資產收益,雙管齊下來增加脫貧內生動力和穩定增收的途徑,實現真脫貧、不返貧。”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