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藍天白云下,青山碧水間,一條條大路貫通村落,一片片土地平整肥沃,一座座房屋錯落有致,一個個村民安逸閑適。在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市西南部約40公里的虹溪鎮,一幅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
虹溪鎮是遠近聞名的烤煙之鄉。借助改革開放的春風和煙草產業的幫扶,如今的虹溪鎮,煙區美、煙葉強、煙農富,與上世紀80年代貧窮落后的面貌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巨變,與彌勒煙區干部群眾不斷嘗試、改革奮進的性格息息相關。1990年,虹溪鎮村干部、煙站管理人員聯合各村煙農代表成立了烤煙協會,成為煙草行業首個以合作社形式助力煙葉生產的典型。
時光荏苒,彌勒煙區干部群眾對助農增收的探索從未止步,從烤煙協會到煙農專業合作社,改革筑起的“康莊大道”,愈加堅實、愈加厚重。
這條路,是以烤煙為核心的發展之路
烤煙生產,在虹溪鎮乃至整個彌勒市發展的詞典里,都分量十足。
虹溪原名“十八寨”,據《虹溪鎮志》記載,明嘉靖元年,明軍在虹溪設“十八寨守御千戶所”。鎮北山麓有水源流出成溪,繞城蜿蜒南流,“朝雨碧光涵柳色,夕陽紅焰泛桃花”,景物相應,形似“虹”。古時森林茂密,“虹溪春水”是當時的著名景觀。
據彌勒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虹溪煙站站長王映坤介紹,虹溪鎮耕地面積將近4萬畝,全鎮四周環山、中部平坦、土地肥沃、交通發達,海拔在1300米到1700米之間,常年平均氣溫16.8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為800~950毫米,是烤煙種植的理想區域。
正是基于如此優越的自然條件,早在清雍正年間虹溪鎮便開始傳入煙草,在華林禪院附近種植,當地人稱為“華林煙”。
“虹溪鎮是整個紅河區域引入煙草最早的地區,由于生態好、水源足,煙農的種煙積極性也很高,幾乎可以說虹溪地區是伴隨著煙葉生產的發展而發展的?!睆浝帐芯?#xff08;分公司)生產科主任童劍峰說。
1968年,虹溪公社文畢大隊引種大金元,1975年,該品種被云南省鑒定為優良品種,命名為“紅花大金元”。
李繼英是虹溪鎮富光村的鐵桿煙農,祖祖輩輩以種煙為生?!吧鲜兰o80年代以后,村子里有勞動力的農戶都種煙?!崩罾^英回憶說,那時候,生產技術還相對落后,煙農與公社成員、村干部一起,不斷摸索種煙經驗。
生產經驗的持續積累帶動了生產水平的飛躍。1977年到1979年,彌勒被列為全國優質烤煙基地,虹溪公社第四生產隊也獲得云南省人民政府烤煙優質獎。
“最為值得一提的是1981年,虹溪公社開始實行烤煙承包到戶聯產責任制,改變了生產隊集體種植烤煙的情況,全社種植烤煙8246.6畝,戶均烤煙收入達到442.91元?!痹谕瘎Ψ蹇磥?#xff0c;生產方式的變革大大提升了煙農的種煙積極性。
優種、環境、技術,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彌勒已經具備了煙葉生產最核心的幾個要素。1990年,虹溪鎮烤煙協會成立,烤煙生產進入了“大發展時期”。
“烤煙協會成立的當天,虹溪鎮各村干部、煙站管理人員與300多名村民都在現場,連相鄰幾個鎮上的上百名煙農都來了,場面非常壯觀?!崩罾^英告訴記者,大會后,村民們奔走相告,以各種方式來進行慶祝。
“彌勒的發展離不開煙葉。烤煙協會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煙葉生產發展,協會成員互幫互助,煙葉生產的計劃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率提升了??梢哉f,這在當時是一項重要的創新之舉?!焙缦偤缦妩h支部書記嚴正洪說。
據王映坤回憶,1998年之前,虹溪煙站的烤煙生產規模是當時全州最大的,煙葉收購量最高峰在13萬擔左右。當時,最好的煙葉、煙農和技術都在虹溪。新煙區開辟后,來虹溪請師傅教栽煙成為一種常態。
這條路,是聚焦服務的專業化之路
借助烤煙生產的發展,虹溪鎮群眾修通了道路,蓋起了新房。事實上,不只是虹溪鎮,整個彌勒煙區的發展帶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和基礎設施的提升。
2013年,按照國家煙草專賣局和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的要求,紅河州煙草專賣局(公司)在全州推廣煙農專業合作社。
闊別多年,煙農專業合作社再次歸來。這一次,彌勒選擇了專業化的道路。
“在新的歷史階段,我們成立煙農專業合作社,目的就是為了幫助煙農減工降本、增加收入,這與我們1990年成立烤煙協會的初衷不謀而合?!蓖瘎Ψ逭J為,專業化道路,方式是“專業人干專業事”。
彌勒市西三鎮福葉普惠煙農合作社建立之初,僅有技術服務人員17人,服務內容僅限于育苗、機耕和分級。2015年以后,該合作社已經有專業隊成員132人,逐步發展為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分級和運輸等6支專業化服務隊,有力保證了合作社專業化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專業化服務程度一年比一年高,我們煙農種煙也一年比一年輕松!”龍云輝是西三鎮馬龍村的一名煙農,種煙已有18年。他告訴記者,他家的17畝煙田,從育苗到收購,不僅每一個環節都有專人來進行技術指導,而且烘烤等重點環節可以統一交由專業化服務隊處理,“價格便宜、省心省力”。
福葉普惠煙農合作社理事長曾德學告訴記者,以專業化機耕為例,大農業一般機械耕作的價格是50元/畝,而合作社僅收30元/畝。
“隨著煙葉生產水平的提高,我們的合作社越做越實,煙站越做越精。”彌勒市局(分公司)生產室農藝師張鳳珍說道。
為提高區域育苗質量,福葉普惠煙農合作社對原有的11個育苗點進行精簡,在水源條件較好、交通便利的位置建設兩個育苗工場,大大降低了育苗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為了在收購期間方便煙農,整個紅河地區所有煙農專業合作社統一組織協調專門車輛,幫助煙農運輸煙葉,所有相關車輛的駕駛員、牌照和保險都安排妥當,保證了煙農利益,減少了意外風險;
……
“以前是單純為了種煙而種煙,現在是千方百計與煙農共享發展成果?!蔽魅裏熣菊鹃L趙漸云說。
共享發展成果,除了專業化服務外,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的多元化經營。
在福葉普惠煙農合作社,記者看到,合作社工作人員利用育苗空地探索蔬菜種植,同時租賃水塘開展魚類養殖,并積極探索生物質燃料生產等多種經營模式。
結合地方特色經濟發展實際,彌勒煙區通過合作社的專業化服務,在穩定烤煙核心地位的同時,也在積極配合地方政府,邁出多元化經營的重要一步。
“新時期要有新的方法和目標?,F在我們還處于試點階段,下一步我們計劃利用電商平臺,引導煙農將生產的農副產品銷售出去?!痹聦W充滿信心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