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在卷煙生產中,煙葉存儲醇化是極其重要的一環,事關煙葉質量與卷煙品牌形象,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系統性工程。
走進云南中煙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物流中心原料倉儲科三庫區,100余棟倉庫整齊排列,一車車打包好的優質原料被搬運到倉庫中。經過18~36個月的自然醇化后,這些優質原料將被送往工廠,應用于“紅塔山”“玉溪”等品牌卷煙的生產中。
在紅塔集團物流中心原料倉儲科負責人看來,與一般物料存儲不同,煙葉醇化存儲對于濕度、溫度控制以及蟲害防治的要求嚴格得多。
“傳統的溫濕度監測調節與蟲害防治方式,數據采集分散、系統性不夠、關聯性不強、追溯性差,已經難以滿足我們對數據的全面分析和運用需求。”該負責人這樣說。
基于此,紅塔集團意識到建設煙葉醇化智能化倉庫的必要性。2018年以來,紅塔集團物流中心充分運用互聯網優勢,聚焦基礎環境參數自動監測系統建設,努力提升煙葉存儲醇化能力。
建設煙葉醇化智能化倉庫,首要工作是調研分析。“我們深入研究了片煙貯存養護的原理、方法,分析了煙草行業對片煙貯存養護數據監測的需求、方法和步驟,提出了‘一個目標、兩個融合、三個維度、四個步驟’的自動監測系統建設思路。”上述負責人介紹說。
“一個目標”,即以提高片煙貯存養護質量為目標;“兩個融合”,即信息技術和管理系統有機結合;“三個維度”,即庫外、庫內、箱內;“四個步驟”,即數據采集、無線傳輸、數據分析、數據應用。
與此同時,紅塔集團還通過借鑒行業相關標準,逐步構建起各類數據分析判斷模型,研究應用數據展示、報表生成、圖形表達、數據預警、信息推送、人機溝通等方法,實現數據對業務管理工作的支撐和指導。
在整個體系的構建中,智能化數據的貫通是核心。
在試驗倉間,記者看到,1000平方米庫房的對角線上,安裝著兩個靈巧的小型設備。據一同前往的物流中心原料倉儲科管理員林峰介紹,該儀器名為“掛壁式及包芯復合監測儀”,其功能類似于數據監測的感應裝置和接收端口。
與裝置相匹配的是后臺的控制系統。中控室監測系統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間試驗倉庫溫度、濕度、硫化氫濃度等數據的實時變化情況。
“一旦某處溫度、濕度、水分等數值超過預定設置,系統就會迅速向相關人員報警,詳細顯示該處在庫房中的具體位置,以及溫度、濕度、水分等數據的異常變化,并指導管理人員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調控,直到倉庫內環境數值恢復到有利于煙葉存儲的范圍內為止。”林峰介紹說。
前臺與后臺同步、大數據傳輸、智能化分析,一系列新技術的應用,使紅塔集團原料醇化倉儲工作發生了質的變化。
這個變化有多大?作為三庫區的“資深”倉儲員,孟東最有發言權。
“傳統的監測模式主要依賴溫濕度計和工人經驗判斷,我們一般每個人要負責30多間倉庫的溫濕度和蟲害監測,完成全部監測工作需要4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在孟東看來,過多的人為參與,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很多不可控因素。比如,在監測中,倉庫遠角處往往成為容易被人忽略的“死角”;監測時間過長,煙葉存儲環境可能發生較為明顯的變化;不同廠家溫濕度監測儀的數值差異較大,數據難以精確……
更大的問題是,目前倉庫采用氣體熏蒸方式殺蟲,氣體濃度監測需要人工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
“系統建成后,這一切都會截然不同。”物流中心倉儲科負責人告訴記者,不僅所有的數據可以達到實時監測,整個存儲環境的安全性也將提高很多。
智能倉儲建設的成效,遠不止于此。一方面,倉庫環境監測系統可以實現自動監測、定時傳輸,監測數據更新間隔短、更穩定、更準確,能夠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煙葉經過一定時間的存儲,各項物理、化學指標都會發生顯著變化,其中倉庫的溫濕度環境起決定作用,系統建設將為研究煙葉質量醇化規律、構建醇化預測模型提供大量數據信息。
“智能化倉儲系統盡快建成投入使用,讓原料更優質,是我們最迫切的愿望。”孟東說。
目前,項目組已成功完成監測點確定、監測設備設計階段的試驗,預計今年可全面完成自動監測系統的建設。屆時,紅塔集團倉儲管理水平、煙葉醇化效果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