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全年收購烤煙1595.5萬擔,實現煙農交售收入234.5億元,實現煙葉稅51.6億元,煙農戶均種煙收入3.6萬元……
2018年,在收購計劃同比減少48.9萬擔的情況下,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實現煙葉稅、煙農售煙收入和戶均收入穩定增加。
這份答卷,寫在行業謀劃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寫在云南煙區煙葉生產轉型升級的關鍵期中。
面對計劃總量調減、供需結構矛盾突出等諸多壓力,云南省局(公司)始終堅持“市場、質量、綠色、生態、安全”工作方針,按照主導中式卷煙發展原料需求、引領中國優質煙葉發展方向、示范帶動現代農業發展、推動煙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定位,持續穩定核心煙區,堅定不移推動煙葉生產提質增效。
夯實基礎,核心煙區持續穩定
作為全國最重要的煙葉產區,云南煙區的“一舉一動”,關乎行業發展的大局。
從體量上看,云南煙區近1600萬擔的規模,占全國煙葉生產體量的45%;從質量上講,“大品牌、大市場、大企業”發展戰略的確定,使得云南煙葉作為中式卷煙優質原料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在煙葉生產高位運行形勢下,云南省局(公司)黨組認為,控是一份責任,是更高的政治站位、更遠的布局謀篇,勢在必行。
基于此,云南煙區壓實工作責任,嚴把關口,強化精準調控,計劃調控能力不斷增強。
一方面,云南煙草商業系統嚴格執行中央“三去一降一補”及國家煙草專賣局專項巡視整改部署要求,始終把嚴控規模作為首要任務貫穿煙葉生產全過程,緊緊扭住控制面積這個根本,嚴格合同管理,狠抓過程控制,加強執紀問責,煙葉雙控成為產區自覺行動;另一方面,堅持市場化取向改革方向,實行計劃與核心煙區規劃及工業需求“兩個掛鉤管理”,推動有限的計劃資源向生產條件優、煙葉質量好、市場需求大、稅利貢獻高的煙區轉移,計劃調控能力顯著提升。
與“控得住”相對應的,是云南核心煙區的持續穩定。
面對基本煙田流失嚴重、核心優質煙區逐漸流失的嚴峻形勢,云南省局(公司)黨組提出:“要從戰略上研究煙草生產力布局規劃,將新一輪煙區規劃與鄉村振興戰略、高原特色農業產業、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等規劃銜接,加快推進全省煙區電子沙盤建設,將基本煙田建設納入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建立健全基本煙田保護制度和以煙為主的耕作制度。”
穩定核心煙區,是穩定煙葉生產基礎,也是推動云南煙葉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和重要保障。
“好田好地種好煙。”將全省煙區規劃作為重大專項課題,云南省局(公司)圍繞工業品牌原料需求和最好氣候、最好土壤、最有經驗煙農隊伍三個條件要求,重新梳理、劃定煙葉生產核心區,劃定煙葉生產基本煙田。
“好法好規有落實。”云南省局(公司)制定下發關于穩定核心煙區的指導意見,以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為契機,堅持依法自愿、市場化運作、因地制宜原則,積極探索多種流轉方式,加快推進核心煙區土地長期穩定有序流轉。
控得住、穩大局,嚴規矩、見實效。以“紅線”為底線,以穩定為根本,云南省局(公司)打牢了發展的基礎,織就了發展的藍圖。
布局謀篇,高質量轉型蹄急步穩
2018年以來,云南省局(公司)按照國家局部署,切實把煙葉工作放到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全局和戰略高度。
那么,定位于行業煙葉生產的“排頭兵”、地方發展的“穩定器”,云南煙區圍繞高質量發展命題,如何布局謀篇?
在云南省局(公司)黨組書記、局長、總經理李光林看來,高質量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動力強、要素投入少、配置效率高、環境成本低、綜合效益好的可持續發展。聚焦到煙葉生產上,實質是促進煙葉生產由規模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發展方式轉變。
這種變革,以質量為核心。
2018年以來,云南省局(公司)以提高供給質量為目標,深化工商協同,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解決煙葉市場供需中的區域結構矛盾、等級結構矛盾、產能布局分散等突出問題。
——探索煙葉種植計劃分配方式改革,對2018年調撥計劃進行調整,推動煙葉內在質量全面提高。
——推動實用性關鍵技術落實,推進片區制生產組織管理方式,繼續實施20萬畝60萬擔“2260”高端特色煙葉開發,進一步完善提升煙葉全供應鏈信息化管控體系。
——推廣綠色生產,廣泛開展節水灌溉,加強植煙土壤保育,推廣生物質燃料烘烤,穩步推進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項目,持續提升云南煙葉國際市場形象,擴大出口規模,打造綠色生態煙葉品質新高地。
——不斷優化產能布局,推進精益管理,推動均質化集中加工配方打葉,積極參與國家局打葉復烤技術升級重大專項,以優質服務滿足卷煙工業企業發展需求。
……
這種變革,以效率為目的。
云南省局(公司)認為,效率變革要始終堅持規模種植、綠色生產、專業服務、機械作業、高效流通的現代農業發展方向,不斷優化從生產、收購、調撥到復烤、加工、利用的全過程煙葉流通要素,持續提高生產效率、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
頂層設計層面,著眼現代煙草農業建設,云南省局(公司)整合各項政策資金,投入21億元用于扶持煙農生產、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并積極推進煙農專業合作社建設,完善全覆蓋專業化服務體系。
具體落地層面,玉溪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以“三湖流域”治理為契機,組建玉溪三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著力打造環境污染治理和綠色農業發展攜手共進的典范;大理白族自治州煙草專賣局(公司)以洱海流域治理為試點,共同推進高端煙葉基地建設。
一系列扎實舉措的落地,正在以潛移默化的方式,逐漸匯聚成云南煙區高質量發展的磅礴之力。
再續動能,創新成果助力發展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云南煙區,技術成果的快速應用與轉化已經成為助力生產、助推發展的常態化工作。
“我們始終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全力推進科技創新。”云南省局(公司)科技處負責人告訴記者,云南煙區必須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順應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加快建設創新型企業。
一方面,立足體制機制改革,云南省局(公司)在四級科技創新體制基礎上,持續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初步建成以“院士工作站為龍頭,博士后工作站、工程中心等為支撐,技術中心為基礎”的結構更加合理、功能更加齊全、特色更加鮮明的科技創新體系。
另一方面,借助科技創新引領,云南省局(公司)加強“人工智能+煙草農業”融合發展,啟動基于人工智能的煙葉自動分級研究,探索人工智能在成熟采收和科學烘烤等領域的應用,初步建立“基因—品系—品種”較為完善的基因組育種技術體系。
一組數據最能說明問題:2018年,云南選育品種的面積占全國煙葉種植面積的73.8%,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在煙葉生產中累計推廣近1億畝;獲省部級科技獎勵6項,新增專利申請92件,獲得專利授權95件,2人入選行業學科帶頭人,3人入選云南省“萬人計劃”,科技創新成果應用轉化效果顯著,高端創新人才培養實現歷史性突破。
向內,云南省局(公司)把控關鍵技術節點,以技術帶動生產變革;向外,更多集聚創新資源,加強同國內外頂尖學術機構合作,積極與知名專家、優秀創新團隊協同創新,構建產學研結合的創新鏈。
2018年10月,由中國煙草總公司承辦、云南省局(公司)牽頭具體承辦的國際煙草科學研究合作中心(CORESTA)大會在昆明召開,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600名代表參加會議。這既是云南省局(公司)堅持行業內外跨區域跨領域交流合作共贏戰略的生動體現,也是對云南煙草科技創新驅動能力的充分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省局(公司)將科技進步成果普惠社會。借助全省“兩煙”生產資源要素優勢和煙農增收產業孵化研究,云南煙區積極探索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煙農增收的模式、方式和措施,把煙區打造成“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典范,切實增強地方發展、煙農增收的內生動力。
“穩”步向前,“質”在必行。聚焦煙葉生產高質量發展的探索與實踐,云南省局(公司)必將切實擔起煙草行業“第一車間”的重擔,穩大局、謀發展、蓄動能,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