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吳昌勇說過一句話:鄉下的老人認為,天地之間有一副好大的石磨,上扇是天,下扇是地,風推著磨轉,把云朵磨成雨滴,把星辰磨成閃電,把山川河流磨得雷聲轟鳴。
我想,雷聲轟鳴時,在陜西省商洛市的洛南和鎮安鄉間,首先敏捷地抬頭仰望天空的是煙農,和煙農一道豎起耳朵的,還有一種生靈植物——煙苗。對于它們而言,生長季的雨水如乳汁,每一聲驚雷響過,每一場雨來臨之前,這些煙苗的耳朵,裝滿風聲、雷聲和雨聲,它們竟相吮喝著貴如油的雨水,一棵棵的,比根系、比葉片,努力生長,且永遠積極向上。
努力生長
春后,每一粒種子陸續睡醒,慢慢長出一片葉、兩片葉,它們柔小的三兩片極小的葉子在育苗盤里像一只只翹起的耳朵,聽雨水在陽光里奔跑。煙苗有耳,它們小小的葉子耳朵一動不動地附在育苗盤上,細心捂住身子下面的雨水和雷聲,擔心陽光下的蒸發會讓它們生命的河床再次干涸。煙苗的耳朵耐心地等著,那片片黛綠,如一個個綠色的小火炬,為早春增添了一抹養眼的綠色。
每一棵煙苗都一直歡快地醒著,它們像躲在草叢中的小小兔,警惕地支愣著每一片耳朵,注意著身邊的一切細微的聲音。它們將這樣的聲音聽給自己,聽給大地,聽給草木根須,聽給每一個節氣每一寸泥土。煙苗有了這些耳朵,一切神秘都不再神秘。
谷雨前后,煙苗隱藏的耳朵開始在風中不斷打開,慢慢地變成了三四片小葉,透過光亮的綠膜,似乎能看見煙苗正在大口呼吸,煙農說,煙苗長到五六片葉子左右就需要移栽到田里。“在缺水地區,煙苗長得太好也不是好事,栽在田里,太陽暴曬下會損失很多水分,因此,移栽前需要先將大葉片進行修剪。”
煙苗有耳,技術員的這句話,一畦煙苗肯定都聽得見,但是它們舍得忍痛割愛。因為,“移栽前的剪葉可以減少遮蔭,增加光照,改善苗床通風透光條件;可以控大促小,促進煙苗均勻生長,增加可用苗數;可以控上促下,促進根系生長,增加煙苗莖桿柔韌性,促進移栽后煙苗的返苗和早生快發。”鎮安縣局楊青璽的解釋,讓我非常清楚地了解了苗期剪葉煉苗的重大意義。一畦畦煙田里,每一株在風雨中成長的煙苗,都是煙農種下的詩行,熱烈奔放,滿含期望。
抗旱移栽
“前幾天,我還為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移栽而發愁,真沒想到,你們今天就來幫我移栽了,真是幫了我一個大忙!太感謝了!煙草人真是我們的貼心人。”煙農高興地說道。
4月中旬以來,針對商洛煙區春季降雨稀少、旱情持續蔓延、煙葉抗旱移栽形勢嚴峻的實際,商洛市局審時度勢、不等不靠、積極行動,為順利完成2019年全市烤煙種植任務,搶在了最好墑情前適時移栽煙苗,增強了煙農信心。“五一”勞動節期間,機關全體干部職工自愿放棄節日休息時間,成立抗旱移栽工作隊,分赴全市南、北兩大煙區,深入一線與煙農同吃、同勞動,重點幫助困難戶抗旱移栽,尤其是勞動力不足的種植戶。領導率先垂范、身體力行的精神極大地鼓舞了煙農移栽熱情,參與活動的黨員同志認真對待、帶頭示范,全體職工共同與煙農抓節令、搶時間,煙區迅速掀起了抗旱移栽的陣陣熱潮。
正式移栽前,為使參加幫扶的人員掌握種煙要領,把好起步關,筆者所在的洛南縣廟柏煙站,技術員祝三莊在煙田地頭給大家開展了技術培訓,悉心指導如何制窖、打孔、下苗、澆水。簡短培訓后,大家自發分組,以“又好又快”的方式開展了“田間技能大比拼”。所有人員按流程分工合作,摳細節、爭速度,“這個窖打淺了,深移栽應該再打深一公分,煙苗的莖桿不能露在膜外,這樣的苗才容易存活。”技術人員逐行逐壟對移栽好的煙苗進行仔細檢查、指導、糾正,煙田間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
煙苗有耳,它們聽見了技術員和抗旱移栽隊員的對話。咕咚咕咚大口喝下這些來之不易的甘霖,心底應是流淌著“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欣喜與清歡吧。
“據統計,‘五一’期間,市、縣兩級公司參加抗旱移栽人員共200余人次,累計完成移栽面積300余畝,保證了煙葉最佳移栽期,節省煙農移栽用工成本兩萬余元。2019年,全市共落實煙田面積8.55萬畝,涉及29個鎮,172個村,3847戶煙農,實現了商洛煙葉年度種植規模穩定。”商洛市局煙葉分公司彭智良介紹說。
“幫扶”印在每位煙草人的心里,大家情系煙農、心系移栽,在洛南縣城關、永豐、古城、柏峪寺、靈口鎮和鎮安縣青銅關、回龍、月河、廟溝、永樂鎮,煙草職工用雙肩挑起責任、用汗水致敬職責、用真心回饋社會,流下的每一滴汗水,浸潤了黨旗下辛勤耕耘的土地;澆下的每一瓢清水,是在黨徽前堅定的對抗旱移栽的奉獻。
稇載而歸
烤煙作為一種經濟作物,是農民增收致富、助力脫貧攻堅的特色產業。煙農因為有了煙葉,多了一份收入、一份穩定。近年來,商洛煙葉成長為全省第一大煙葉產區,從一粒種子到一棵煙苗再到成品煙葉,一褐一綠一金黃,構成了一幅最美的圖案。
“2018年,我家成品煙葉賣了12萬塊,刨去兩三萬成本,剩下的就是自己賺的。買了一輛車,花光了。”
“您家種植煙葉多少年?”
“十多年了。”
“那您給孩子存下不少錢吶。2018年買車,其余每年刨過成本投入、減去家庭開銷,還剩很多呢。”沒有聽到直接的回答,但是從她掩不住的笑容里,我們看到了一個辛勤的家庭付出勞動后,那份收獲后的滿足。
煙苗有耳,和主人的兩句對話,它們全聽到了。忽然就想來幾句有關煙農的不成詩體的詩歌:
我選擇種植,還因為漫山遍野的花草樹木
春孕繁花,秋有碩果
守望一方田園不離不棄
寒來暑往,心里密密麻麻地
寫滿生活的秘密,卻從不到處言傳
不論陽光照在東面,或西面
滴在腳上的汗水,心里有數
煙苗亦會用一地金黃,記錄上蒼的偏心
5月24日,商洛市局收到一封感謝信、一面紅錦旗。“五一期間,你們放棄休假,成立抗旱移栽工作隊,奔赴我村開展煙田抗旱移栽工作……是你們的無私奉獻,讓我們煙農多了一份生活的保障,是你們的實際行動,讓我們煙農對今年煙葉生產寄予了更美好的希望,花廟村170戶煙農對各位領導及全體員工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謝!……”煙農們簡單樸實的話語,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商洛煙草人撲下身子真誠服務煙農的責任擔當。
董卿說:世間一切,都是遇見,就像冷遇見了暖,就有了雨;春遇見了冬,有了歲月;天遇見了地,有了永恒;人遇見了人,有了生命。我想說,煙農遇見了煙苗,有了沉甸甸的收獲;商洛煙草人遇見了煙農,收到了“感謝”,帶給彼此信任與責任。任何時候,只要虔心努力,就會“稇載而歸”。
在這個季節,在商洛的陽光下,遠眺鄉間,你能特別清楚地望見農田間一畦畦的煙苗,它們如美麗的城市花園,裝點了我們的原鄉,它們站直了身子以片片葉子迎風招展,似乎在告訴煙農們,夏季的片片新綠,不久就會長成綠色的大廈,經歷了陽光雨露,最后呈出“滿城盡是黃金甲”。它們,時刻不停深情地在傾聽著黃土高天的耳語心音;它們,是黃土地上的一株株精靈;煙苗有耳,精靈有魂!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