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推動煙草行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創新的“乘數效應”,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的第一動力。而推進創新型煙草行業建設,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科技人才隊伍,今年評選出來的20位煙草行業學科帶頭人便是他們的優秀代表。從今日起,本報在“煙草行業優秀科技工作者風采”欄目陸續刊登他們的事跡,介紹他們在推進行業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方面所作的貢獻。
馬文廣在種子基地進行大田試驗。 玉溪中煙種子公司供圖
人物簡介:
馬文廣,云南玉溪中煙種子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云南省煙草種子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全國煙草品種科學審定委員會委員、煙草行業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專家成員。他帶領團隊在煙草種子生產繁育、引發加工、質量控制、品種引育推廣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榮獲省部級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科技進步二等獎10項、三等獎4項;獲得授權專利67件,其中發明專利26件;起草國家標準1項,行業標準3項。他先后被評為云南省玉溪市中青年學術帶頭人、云南省玉溪市首屆興玉產業領軍人才、云南省技術創新人才、云南省云嶺產業技術領軍人才。
帶領團隊在煙草種子生產繁育、引發加工、質量控制、品種引育推廣等領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榮獲省部級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科技進步二等獎10項、三等獎4項。這些成績的獲得者就是云南玉溪中煙種子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云南省煙草種子工程技術中心主任、行業煙草遺傳育種方向學科帶頭人馬文廣。參加工作以來,馬文廣一直致力于煙草品種選育及種子技術研究。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通過科學研究,讓我國的煙草種子研發生產技術及種子質量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參加工作25年來,馬文廣一直秉持這樣的科研理念。
2014年,中國煙草總公司授予馬文廣團隊承擔的“煙草介質花粉的研究及在種子生產中的規模化應用”項目年度技術發明一等獎,以表彰他們在煙草種子研發應用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在該項目中,馬文廣團隊研發出的復合介質花粉和花粉活力調控技術,廣泛應用于煙草種子生產,創新和改革了雜交制種花粉收集和授粉技術方法,成功突破技術瓶頸,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大幅提高了煙草種子產質量和科技含量,使我國煙草種子生產技術邁入國際領先水平行列。
這個項目,僅是馬文廣在煙草種子綜合技術研究方面取得成績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他主持的多個研發項目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他主持研發的烤煙漂浮育苗專用包衣種子,活力高、發芽快、出苗整齊,對低溫、低氧脅迫耐抗性強,實現了標準化、專業化生產和大面積推廣應用,對推廣普及煙草集約化育苗技術、促進漂浮育苗技術水平提高、推動種子技術進步和產業化進程發揮著重要作用。
“我們團隊所做的,就是讓科學技術走出實驗室,將種子新技術在種子生產和煙葉生產中進行有機轉化,實現產業化應用。”馬文廣告訴記者。
在馬文廣的帶領下,玉溪中煙種子公司95%以上的科技創新成果實現了在生產中的有機轉化,新技術種子產品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好的煙草科研成果必須能夠應用到生產實踐中,而實踐的效果如何,最終要由煙農、產區和卷煙工業企業等來評價。2003年至2018年,馬文廣所負責和參與研發的煙草催芽包衣丸化種子在全國推廣應用面積達到1.3億畝,烤煙雄性不育系種子種植面積累計達到1.2億畝,推廣種植煙區已涵蓋全國22個省(市、區)和緬甸、老撾、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
“催芽包衣種子比常規包衣種子活力高、發芽快,出苗整齊一致,對冷濕逆境耐抗性強,容易培育出健康壯苗,尤其在低溫、高海拔煙區應用成效明顯。而烤煙雄性不育系種子的推廣應用,為有效杜絕群眾自留種和劣雜品種,保護育種知識產權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馬文廣告訴記者,能為煙葉生產解決實際問題,是對種子科研團隊工作的最大肯定,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值得。
研發出煙區滿意的種子,第一要素就是保證種子的質量。在馬文廣看來,煙草種子是煙葉生產的源頭,只有把好種子源頭關、質量關,才能穩定煙葉種植規模,保證煙葉生產持續健康發展。在研發種子新技術的基礎上,他帶領團隊自主研發了“種子質量控制追蹤體系”軟件系統并投入使用。
“這套軟件系統的使用提高了種子生產、加工、檢驗、銷售等各環節質量控制的連貫性、規范性,設置了12道質量控制程序,種子質量控制更加規范系統,種子質量追溯更加準確科學。”馬文廣說。
如今,在他的帶領下,玉溪中煙種子公司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并獲得全國統一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在確保質量過關的同時,馬文廣致力于煙草種子防偽研究。他與團隊其他成員一起,將熒光標記、核磁共振等綜合技術應用于種子包衣加工,成功研制出防偽包衣種子,并帶領大家將互聯網信息技術與種子加工工藝有機結合,實現種子包裝二維碼、條形碼雙碼識別,在煙草種子防偽與質量追蹤技術領域取得了實質性成效。
“煙農用手機掃描種子包裝箱上的二維碼后,就可以輕松查詢到種子的生產批號、發芽率、產地、品種特性等一系列產品信息,快速鑒別種子真偽。”馬文廣介紹說,這項技術為規范煙草種子管理、杜絕假冒偽劣種子、防止劣雜品種及不規范種子流通提供了科學有力的方法。
“現在行業發展面臨轉型升級,我越來越感受到煙草種子創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這種壓力也推動著我不斷前行。”馬文廣說。
在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的支持下,馬文廣負責起草制定國家標準1項、行業標準3項,獲國家專利授權60余項,主持設計并獲計算機軟件著作權5項,負責研發種子及相關新技術產品十余項,參與選育云煙85、云煙87、云煙97等烤煙品種十余個,在各級學術期刊發表科技論文100余篇。
“這些成績離不開云南省局(公司)和玉溪中煙種子公司董事會多年的培養和指導,離不開云南省煙草農業科學研究院和玉溪中煙種子公司干部職工的支持和幫助,離不開各煙葉產區對種子工作的重視和包容。”馬文廣說,“中式卷煙要發展,關鍵在科技創新。作為行業產業創新前沿的種子技術研究,必須要發揮引領作用。我和我的團隊將堅定地向著這個方向前進,靜得下心、沉得住氣、耐得住寂寞,在科研中不斷汲取營養,不斷成長,為中國煙草種子技術進步貢獻一份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