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輸水隧洞工程完工后,水庫里的水就能流到田間地頭的蓄水池,我們種煙澆水就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受苦受累了。”8月3日,重慶市巫溪縣尖山鎮八佳村黨支部書記譚云芝,指著正在建設中的輸水隧洞笑著說,“以后無論是灌溉還是人畜用水都不用再發愁了。”
譚云芝所說的水庫,是煙草行業在重慶巫溪援建的西流溪水庫。
站在大壩放眼望去,四周群山環繞,綠樹蔥蘢。總庫容356萬立方米的西流溪水庫,碧波蕩漾,風光旖旎,宛如一顆翠綠的明珠鑲嵌在群山之中。
同行的巫溪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基礎辦主任李宗銘告訴記者,尖山片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灌區現狀長期處于干旱缺水狀態,雖然東、西兩側分別有彎灘河、汾水河兩條河流,但是受地勢高、提水成本高等因素影響,灌區長期面臨無水可用的境況。
“尖山片區是巫溪縣主要煙葉生產基地之一,烤煙種植面積和收購量在全市13個烤煙產區中位居前列,在全縣烤煙生產中具有重要地位。”李宗銘說,缺水嚴重影響了當地烤煙生產。
2006年夏天的那場干旱令朝陽鎮綠坪村煙農雷萬山至今記憶猶新。
“那年入夏后,連續40多天沒有下雨,煙苗無法生長,甚至枯死,煙農眼睜睜地看著卻沒有辦法。”雷萬山回憶說,雖然后來政府、煙草部門幫我們修建了蓄水池,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缺水問題。
而離尖山鎮40公里之外的紅池壩景區同樣飽受缺水之痛。紅池壩景區海拔較高,且附近沒有可利用的水源,同時該地區為喀斯特地貌,現有蓄水池等水利設施難以儲水。
“水比油貴”,當地群眾多年來對水的渴求一直強烈而又無奈。
“修建一座水庫,把西流溪的水蓄起來,既能解決尖山鎮4個村、朝陽鎮3個村的灌溉用水和人畜飲水問題,又能保證紅池壩景區居民用水,但由于縣里可用財力有限,遲遲未能修建這項水利工程。”巫溪縣副縣長陳鋼說。
為民解難、為國分憂,煙草行業責無旁貸。
為貫徹落實中央“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方針,促進煙區發展,改善煙農生產生活條件,支持煙草產業發展,幫助解決工程性缺水問題,經過調研、論證,2015年3月,西流溪水庫被列為中國煙草水源工程援建項目。
根據規劃,西流溪水庫工程總投資1.2億元,其中煙草援建資金9718.17萬元,水庫設計總庫容為356萬立方米,工程由大壩樞紐工程和灌區工程兩部分組成,規劃灌溉面積1.83萬畝,其中煙田1.39萬畝,可解決灌區內鄉鎮3.08萬人、農村5200人及7600頭牲畜飲水需求。
水庫從2017年10月開始進行實驗性蓄水,在近兩年的時間里經受住了檢驗,蓄滿水的西流溪水庫成為當地一顆耀眼的明珠。
高峽出平湖,背后是水庫建設各方辛勤的付出。
“西流溪水庫是巫溪縣最大的水利工程項目,將這種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做好,我們責無旁貸。”陳鋼說。
為此,巫溪縣委縣政府專門成立了由水利、財政、煙草等部門為成員單位的援建項目專項領導小組,實行市級督導、縣級主導、項目法人主體的模式,全程實地監管、組織、協調,推進項目開展。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我們把援建資金管理作為關鍵環節抓好抓實,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巫溪縣局(分公司)主要負責人譚波告訴記者,他們為此派駐了3名基建及財務人員進駐項目部,全程跟蹤項目進度,嚴格資金使用監管。
在遵循政府主體、煙區受益、定額援建、專款專用原則的基礎上,項目法人委托工程造價咨詢單位進行工程進度支付審計,并出具支付審核報告,進一步規范了會計核算及資金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巫溪縣局(分公司)在項目監管上實行月報進度報告、季度督查報告模式,要求項目法人每月、每季度按時提供援建項目進度、工程監理等報告,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在參建各單位的共同努力下,西流溪水庫工程已基本完工。一泓碧水,為這片土地上的群眾帶來了增收致富的希望。
“等到通水后,僅種煙用水一項每年就能給我節省1000多元。”八佳村煙農張卜學笑著算了一筆賬。有了充足的水源作保障,張卜學還打算種植西蘭花、卷心菜、辣椒等經濟作物,讓自己的腰包早日鼓起來。
紅池壩草原農家樂老板譚孝明也有著自己的一番規劃。“高峽平湖本身就是一道靚麗的風景,而且水庫建設的同時,紅池壩景區管理部門又沿著西流溪配套修建了約3平方公里的濕地公園,游客今后肯定會越來越多,我打算進一步擴大營業面積,再增加幾間客房,讓游客來了玩得開心、吃得放心、住得舒心。”
而對紅池壩景區負責人張昌勁來說,即將竣工的水庫給他吃上了一顆“定心丸”。“我們一期已經修建了一座日用水量5500立方米的水廠,管網配套也已完成,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等水源。”
多年夢想終成真,一泓碧水潤萬家。
一句句質樸的話語、一張張純真的笑臉,希望和夢想正在這干渴的土地上升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