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崗坡薄地、資源匱乏、基礎設施落后,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厚坡鎮王河村長期處于貧困線上,全村976戶3525人,貧困戶215戶834人。
自2016年以來,河南江西南陽卷煙廠通過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扶持、環境改造等對口扶貧工作,幫助王河村順利實現了整村脫貧,村容舊貌換新顏,多項產業齊頭并進,197戶767人脫貧摘帽,貧困人口年均收入由2238元增長至6286元,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日益提升。
“俺們打心里感謝黨的好政策,讓我們告別貧窮,過上了好日子!”如今,走進王河村,脫貧戶臉上的笑容如春風拂面而來。
疑惑解了 心放寬了
“貧困戶心里想的是什么,要的是什么,我們要知道。”“只有深入田間地頭,才能深入村民的心。”“沒有技術,幫得了一時幫不了一世!”……2016年4月,接到地方政府安排的任務后,南陽卷煙廠召開黨委(擴大)會,班子成員紛紛就對口幫扶王河村建言獻策。
隨后,南陽卷煙廠黨委一班人多次前往王河村,與縣、鄉、村三級領導班子座談會診貧困癥結,改“坐診”為“出診”,直視疑難雜癥,力爭“對癥下藥”。
與此同時,一支精心組建的扶貧工作隊也入駐王河村。
“貧困生活過了這么久,哪是說改變就改變的?“扶貧脫貧,就怕只是一句口號吧!”然而,一開始,村里貧困戶對南陽卷煙廠的對口幫扶不以為意,看向扶貧工作人員的眼神充滿了不信任。
面對群眾質疑,南陽卷煙廠黨委叮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涂海林,要不斷下沉到貧困戶家中做通思想工作,打消他們心中的顧慮,達成并肩戰勝貧困的共識。
涂海林安排隊員分頭行動,走進貧困戶家里,與他們面對面地拉家常、掏心窩,耐心傾聽各個家庭遇到的各種困難,共同商議擺脫貧困的辦法,宣講如何用好國家的扶貧政策。
“俺長年有病,不知道國家有什么救助政策”“俺身體不行,力氣活干不了,最好安排一個不費體力的工作”“俺家老的老、小的小,家里離不開人,能不能扶持搞個特色養殖”……面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的俯身家訪,貧困戶敞開心扉,紛紛傾訴著自己的難處和訴求。
“大娘,您的病不用擔心,我們會聯系政府相關部門給您辦好低保和醫保”“李大哥,我們不僅會幫您引進特色養殖項目,還要幫助您打開銷路”“將來村里會引進扶貧產業,您不出村就能就業了”……駐村扶貧工作隊的解答一一化解了貧困戶的疑慮,大家開始一起商量如何更好更快地將“夢想”照進“現實”。
從此,王河村掀開了脫貧致富的新篇章。
方向明了 道路廣了
為了做到“真扶貧、扶真貧”,南陽卷煙廠黨委針對王河村的地理、氣候、人口等特點,確定了“短線發展經濟作物、生態養殖、立體種植等產業,中線發展優勢產業帶,長線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延伸產業鏈條,打造優質品牌”的扶貧思路。
要致富,先修路。南陽卷煙廠黨委決定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破解扶貧難題的第一步。他們撥付60萬元專項扶貧資金,幫助王河村建成了5.5公里的高標準村組道路,解決了多年未解的“行路難”,讓村民出行告別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歷史。
隨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駐村扶貧工作隊依據規劃,陸續幫助貧困戶規模種植了西瓜、辣椒、香菇、艾草等經濟作物,同時積極引入牛、羊、兔等特種養殖,把村里地處南水北調渠首的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貧困戶每年增收近6000元。
按照既定扶貧思路,南陽卷煙廠黨委捐贈近43萬元,在王河村建成了500平方米扶貧車間,牽線引入了一家藤椅生產廠家,接納近20名貧困戶就近務工。僅此一項,貧困戶每人年均收入近萬元,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近8萬元。
在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貧困戶申學群從低矮破舊的老房搬進了亮堂寬敞的安置新房,被優先安排在村里藤椅廠務工,家里養了十幾只羊,年收入近15000元。“要把新家收拾得漂亮一些,再購置上冰箱、彩電、電腦等家用電器,過上和城里人一樣的幸福生活。”脫貧摘帽后,申學群對未來生活有了更多的向往。
2018年年底,王河村建檔立卡戶由215戶829人降至14戶47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9%,經過考核驗收,整村實現脫貧目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