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明姐,你覺得今年收煙有沒有比去年更順一些?”
“好像也沒什么變化嘛,17年那才是變化呢?”先明姐一邊整理煙,一邊說道。
今年,云南省昭通市局(公司)在安排百人下煙田的基礎上,收購期間開展了機關百人駐點合力推進煙葉收購質量提升的工作。
收購期間,機關人員駐點各個煙站,他們身上承擔著推進煙站收購工作,確保煙葉質量水平和均質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的重任。但是,巧家縣煙站的收購工作好像與之前相比沒什么變化。而先明姐眼中17年的變化又是什么?
他們眼中“沒變化”
“我們17年對煙葉收購進行全面改革,確保在分級臺上撿煙、嚴格按照新煙樣品進行分級撿煙、打包人員即收即打包;嚴把煙葉質量關,分級不純、水分超限堅決不予收購入庫。”巧家縣局(分公司)生產科科長說。
煙站的臨時工作人員為我們進一步闡釋了這段話。
先明姐告訴記者,“我們17年開始用分級臺撿煙,開始很不習慣,不像以前,在地面蹲著,感覺自己操作空間大。開始我們不聽,煙站的就一遍一遍讓我們上分級臺,現在習慣了,其實在分級臺上煙不容易臟,我們不用一天彎著腰,以前干一天下來,感覺腰都斷了。”
“剛來煙站那會兒,有的煙農想多掙錢,煙葉回潮大,拿到煙站晾干了才勉強收,17年以后哪有那么容易,水分超限的直接喊煙農拉回家,煙站不收了。煙農跑幾次,發現賣不了,就不敢再弄了”另一個撿煙“元老”向姐說。
“打包也一樣的,以前打包嘛,把煙倒進打包機里面,一壓就可以了,后來還要搞什么倉庫堆碼整齊,開始覺得麻煩,現在堆習慣了,感覺煙亂放我還不習慣了。”打包的工作人員笑著說道。
規范的收購秩序、嚴格的收購標準才能保證煙葉收購工作的高質量完成,巧家縣局(分公司)正是認識到這一點,才要推動煙站收購工作改革,適應新的發展需求。
改革并非易事,改革過程中,巧家縣局(分公司)每年安排人員到煙站的輪番“挑刺”,毫不顧忌地指出問題;各個煙站之間互相學習、相互競爭;合作社對分級撿煙人員一遍一遍的培訓。正是因為這樣的準備工作已經做了3年,所以今年在機關人員駐點各個煙站后,臨時工作人員才感覺“沒什么變化”。
那些正在發生的“變化”
在臨時工作人員眼中都沒什么變化,機關駐點人員的意義何在?
自從煙葉收購工作開始,市局(公司)駐點巧家的工作人員,利用兩天時間跑完了巧家8個站(點),對每一個煙站是否關門收購、分級人員到底合不合格、過磅是否嚴格按照要求、堆碼是否整齊、入庫煙葉等級純度是否合格、煙站收購紀律是否合規等方面進行嚴格檢查。
本以為已經結束了,沒想到第三天又開始到各個煙站了,原來是為了完成駐點第一步,統一全縣的收購眼光。在看了全縣8個站(點)的收購情況后,駐點工作人員發現巧家各個煙站的收購眼光并不相同,高低還有差異,這不利于收購工作的開展。于是,他們連夜討論,綜合全縣情況給出了今年的收購眼光,針對不同煙站前幾天的收購情況,一針見血地給出整改意見,眼光過高的降低,眼光低的升高,去青去雜不到位的嚴格去青去雜,不認真整改的煙站,駐點人員就“常駐”,盯著讓煙站改正,直到滿意為止,只為保證全縣實現平穩收購。
在完成第一步工作之后,駐點人員又開始“折騰”了,這次重點關注倉庫后場管理。打包、縫線、堆碼、收購臺賬......“這里堆碼不整齊,倉管人員自己過來看!”“打包人員還得注意,你們的工作不僅僅打包,還要把雜煙撿出,倉庫要求把前場收進來的煙進行堆碼再打包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再次去青去雜!”“這筐中桔二里面還有中桔一,撿煙的沒到位。”還真是“毫不留面子”地指出每一個不到位的地方。開始的不理解,后來發現確實言之有理,那些“毛病”也在不斷地改正。
后記
雖然不知道市局(公司)駐點巧家的工作人員的第三步計劃做什么。
但是,他們在更多的細節方面給巧家縣局(分公司)的收購工作做出了指導,而這些細節正是我們有所忽視的環節;而“沒變化”的背后是正在悄悄發生著的變化。
市局(公司)駐點巧家的工作人員正是因為牢固樹立了“質量就是企業生命線”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壓實責任,沉下身子,積極作為,苦干實干,為推進巧家煙葉收購質量而不斷努力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