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脫貧攻堅號召下,各行各業深入基層獻計獻策、各出奇招,煙草行業更是心系農民、心牽煙農。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煙草分公司從2017年開始實施煙村、煙農幫扶計劃。在站、公司的幫扶下,我們讓貧困煙農從2017年的36戶在2019年全部實現脫貧,同時引導5名村干部和20名農民工走上種煙致富路,實現自身增收致富同時,帶動當地村民務工就業增收,在中國農村走向脫貧增收奔小康的大道上,他們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好榜樣。
他從一個貧玩的打工小伙變成了科技種煙致富的能手。這就是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縣合水鎮魚泉村煙農邵陽。如今不到30歲的他,2015年前在外打工,2015年底欠債幾萬回家,在站長和客戶經理的勸說引導下,2016年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走上了種煙路,從此,客戶經理和站長把他當作年青新型煙農重點培養,首先思想上給他灌輸科學技術種煙,再從環節上手把手實操演示。他從當初40畝擴大到2019年67畝。2019年種煙收入34.38萬元,純收入約20萬元,上等煙比例88.08%。現在自已有農用車、三輪、小車各一臺,走了上種煙致富路。他談到做法及經驗時講:一是生產各環節要有計劃,要根據環節需求確定時間及用工人數,達到用工實效;二是請一批固定工人,讓工人有真心實意的幫助辦煙;三是把工人當成自家人對待,這樣工人才更有責任心;四是不拖欠工資,工人才有信心和干勁;五是環節采取工序化作業流程操作;六是用好實用機械提高工作效率降本增效。七是要接受和應用先進科學技術種煙。正是這些做法和經驗,他越種越好、越種越有信心。
他從一名村干變成了種煙大戶、成為幫助村民致富的帶頭人,他就是印江縣新寨鎮干家村村長李永奎,2010年前還是一名在當地做零工維持家庭基本生活的小伙子。干家村是一個靠傳統農業為主的小山村,隨著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多,村里棄種地增多,2010年他初當上村干部,公司和站上門引導他種煙,在客戶經理的培訓下,科技興煙意識不斷增強、種煙技術不斷提高,種煙收入逐年上漲。近幾年,每年烤煙解決當地勞力常年用工25人,每個勞力靠務工實現年收入上萬元,幫助貧困村民全部實現脫貧,現今他成為1名科技新煙能手和村級致富的帶頭人,2019年被評為“貧困山村致富帶頭人”。不是嘴上夸、看看真實績:2019年他種煙面積88畝,收入47.85萬元(含補收入近50萬元),上等煙比例74.24元,純收入約20萬元。他說我靠的是下面幾條法寶:一是合理流轉規劃村的土地,合理進行產業規劃,煙地實現輪作。近幾年他租用了村棄荒地近500畝,對不適宜種煙的土地發展茶葉產業150畝;適宜種煙的種植烤煙,穩定種煙丈量面積100-150畝,確保實現輪作。二是注重深耕煙地和補充有機肥。每2年對煙地實行挖機深翻,并撒施油菜壓青培肥煙地、增強抗旱;三是注重實用農機運用、實現環節管理高效與降本。自有挖機一臺、農用車一輛、小型旋耕機2臺等。2019年他在覆膜環節運用本縣自發明的“背負式覆膜機”,就減少用工200個(以前此環節用工350個左右);四是積極公司推廣的新技術。在烤煙上嘗到井窖移栽的甜頭后,他立即把此技術示范推廣到種西瓜等農業產業栽培上,促進了該村其它產業的進步。再如2019年公司推廣生物質燃料代替燃煤烤煙技術后,他積極響應,在烘烤用工上減少,如果5個烤房全部應用,可以不用加煤工了。總之,他從1個被動種煙的村干部變成了1個“貧困山村脫貧帶頭人”。
近幾來,不少村民搭上種煙脫貧快車實現了致富,越來越多的村干、村民開始意識到,山區種煙既能脫貧、更能致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