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麗江,核心煙葉產區地處金沙江上游,海拔在1400米到1800米之間,屬三江并流自然保護區腹地,是離長江源頭最近的煙區。從高處俯覽,金沙江猶如一條舞動的綢帶,從群山間飄然而下,兩岸的護堤林和集中連片煙田為它鑲上兩條花邊,更添魅力。
“在良好生態環境和土壤條件基礎上,我們以煙葉生產管理水平的提升促進煙葉高質量發展,堅持‘市場、質量、綠色、生態、安全’的煙葉工作方針,通過不斷提高煙葉生產專業化和科技化水平,促進煙葉生產降本增效,鑄就片片煙葉的黃金品質。”麗江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局長、經理陳茂建說。
專業化服務,助推煙葉生產提質增效
2018年以來,麗江市在核心煙區流轉植煙土地4.01萬畝,推進種植布局調整,實現計劃資源向優勢產區轉移和集中。“只有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助推煙葉生產提質增效,才能更好建設麗江煙葉品牌,穩定核心煙區。”麗江市局(公司)煙葉生產經營科科長吳克春說。
麗江市局(公司)堅持把創新生產組織模式、強化專業化服務作為助推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積極踐行全心全意為煙農服務理念,全面開展專業化育苗、專業化分級、配方施肥等。
“近年來,我們組建了一支由首席烘烤師、烘烤師、烘烤主管、烘烤指導員構成的專業化隊伍,專門負責烘烤期間的指導與巡查,給烘烤工作上了‘保險’。”吳克春告訴記者,“煙葉烘烤質量逐年提升,煙葉烘烤損失率由2013年的12.5%降至2018年的7.7%。”
此外,麗江市局(公司)還積極探索構建一支專業化煙農隊伍。他們組織黨員干部職工送政策入戶、送技術到田,不斷開展職業煙農認證培訓,優化煙農隊伍。
按照“引導培育、規范評定,著眼全局、分步實施”的方針,麗江市局(公司)加大對職業煙農的培育力度,推動煙葉生產進一步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今年以來,他們累計開展煙農培訓770余次,參訓煙農2.62萬名。
“作為一名職業煙農,我要按照煙草公司的要求,用專業的技術種出品質更好的煙葉。”今年50歲的玉龍縣石鼓鎮新華村煙農唐學義,有著29年的種煙經驗,去年他通過煙草公司的培訓考試,成為一名職業煙農。
在通過職業培訓帶動煙葉種植水平提升的同時,麗江煙草還積極推行煙葉種植樣板田模式。今年,麗江全市共計安排煙葉種植樣板田49片17437畝,涉及四縣一區27個鄉鎮的36個村委會。通過建設樣板田,麗江市局(公司)為煙農留下了“不走的煙技員”。
值得一提的是,麗江市局(公司)還利用微信等信息化手段,為煙農提供更加精準、快捷的服務指導,進一步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他們組織煙技員加入各產煙鄉鎮的煙農微信群,對煙農提出的技術難題及時進行專業解答。他們通過微信群、短視頻等方式,將煙葉移栽、施肥、病蟲害防治、成熟采收、收購等環節的關鍵技術要點及時傳達給煙農,有效提高了煙葉生產技術信息的傳遞效率,提升了服務水平。
“我們煙農在手機里就能看到種煙專家指導種煙的短視頻,看得懂學得會,能夠明明白白種煙。”唐學義告訴記者。
落實科技應用,激發煙葉生產綠色潛能
“推行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后,我們種出來的煙葉品質更好,收益也提高了。”唐學義今年種煙16畝,應用綠色防控技術防治病蟲害效果顯著,每畝煙田增收近350元。
100%推廣蚜繭蜂防治蚜蟲技術、100%回收煙田殘膜和農藥包裝廢棄物、植煙地塊增施有機肥100%全覆蓋……近年來,聚焦綠色、生態、安全,麗江市局(公司)積極推進特色優質煙葉基地建設,打造麗江煙葉品牌。
通過大力實施綠色植保技術,麗江市局(公司)從生產源頭、生產過程控制農產品質量和安全。
“為了保護生態資源,我們對植煙土地進行了總體規劃,建立煙葉、大麥輪作模式,以確保土地得到充分休養。”吳克春告訴記者,他們引導煙農在煙后大麥種植中減化肥、減農藥,努力實現提質增效。
今年,古城區七河鎮共和村煙農和躍輝在種植18畝煙葉的同時,種植大麥13畝,除了煙葉,輪作的大麥也將給他帶來不錯的收益。
“經過煙站培訓,我們已經養成了好習慣,將農藥瓶袋、地膜和廢棄煙葉都放到田邊的廢棄物回收筐里,由煙站工作人員統一回收處理。”和躍輝告訴記者,他們對標落實綠色防控技術措施,在降低煙葉病蟲害損失的同時,確保煙葉安全性指標符合無公害煙葉標準,保障生產出綠色優質的煙葉。
此外,麗江市局(公司)還積極開展土壤保育、秸稈還田、水肥一體化技術、生物質燃料烘烤等關鍵技術攻關,加強平衡施肥、膜下小苗移栽、綠色植保、秸稈還田等煙葉生產適用技術集成與推廣應用,健全與生態環境相融合、與規模種植相適應、與工業需求相對接的生產技術標準體系。
“十多年前,我們這里隨處可見焚燒秸稈的現象,甚至有人將秸稈丟入金沙江。”玉龍縣局(分公司)局長、經理將朝臣告訴記者,如今,他們通過利用前作秸稈資源開展還田,在金沙江河谷煙區實施秸稈還田8萬余畝,覆蓋80%以上的植煙地塊,有效保護了植煙土壤,推動煙葉生產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
精細化收購,提升煙農滿意度
在不斷提升傳統專業化服務水平的同時,近年來,麗江市局(公司)堅持引導合作社在全市煙區推行“約時定點、集中運輸、代表交煙”模式。
“約時定點”,就是在約定的時間、約定的地點交售煙葉,避免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高峰擁堵。
“集中運輸、代表交煙”,即由合作社或村(組)統一組織專用運輸車輛,按照與煙站約定的交煙時間,在指定地點把分級合格并輪到交售的煙葉運送到煙站。排到交售班期的煙農,在指定地點將專業化分級后的煙葉交給交煙代表,交煙代表對售煙煙農的煙葉數量、時間、封簽情況等進行詳細檢查登記,由煙農簽字確認。
“我們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務煙農,降低煙葉交售成本,讓他們輕輕松松交煙。”將朝臣說。
據將朝臣回憶,以前大量煙農、煙葉運輸車擁堵在煙站,交煙隊伍排到煙站門口幾公里外,煙站需要專門安排人員維持交煙秩序。
如今,在玉龍縣石鼓煙站,往年擁擠吵鬧的場景不見了,煙農們都在有序交煙。
“實行‘約時定點、集中運輸、代表交煙’不僅節約了煙農交售時間,還降低了煙農交煙成本,平均每擔煙葉可為煙農節約成本40元左右。”石鼓煙站站長張文兄告訴記者。
“之前每到煙葉收購季節,交煙是煙農最犯愁的事兒。煙農早起去煙站排隊,回到家常常已是半夜。”石鼓鎮新華村黨總支書記楊裔忠感嘆道,如今煙農已經從繁重的交煙環節中解放出來,有更多時間集中精力做好成熟采收、科學烘烤和專業化分級等工作。
如今的麗江煙區,已經全面推行煙葉收購站(點)一體化收購模式,實現了專業化分級、集中運輸、代表交煙、煙葉約時定點定量入站;全面開展“全收全調—廠站交接”煙葉供應鏈工作模式,優質原料有效供給能力逐步提升。
煙葉的高質量發展讓煙農的錢袋子鼓了起來。2018年,麗江煙區煙農戶均收入4.1萬元。
“煙葉工作每一個環節都關系煙區發展和煙農切身利益,我們必須把煙葉工作做出成效,為煙農增收盡到責任,為麗江煙葉產業持續發展作出貢獻。”陳茂建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