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米村民小組新貌。
云南省迪慶州局(公司)派駐攀天閣鄉扶貧工作隊隊員在村民家中走訪。
那米雞林下養殖能夠實現土地和森林資源的綜合利用、立體開發。 本文圖片均由賈晨攝
云南迪慶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一片“伸手就可以扯下一朵白云”的神奇土地。維西傈僳族自治縣攀天閣鄉美洛村那米村民小組,一個掩藏在迪慶高原大山深處的傈僳族村寨。傈僳族是“直過民族”之一,由于歷史原因,他們祖祖輩輩在貧困線上掙扎。
長期以來,那米村民小組的百姓與外界隔絕,脫貧意愿并不強烈。在扶貧工作中,迪慶藏族自治州煙草專賣局(公司)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尤其注重加強對村民的思想引導,通過“扶志+扶智”激勵他們不斷增強脫貧的內生動力,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
走進大山的工作隊
早晨的大山,薄霧籠罩著森林,在清脆悅耳、此起彼伏的雞鳴聲中,迪慶州局(公司)派駐攀天閣鄉扶貧工作隊隊長、掛職副鄉長楊迎暉和隊友們又進山了??吹揭恢恢环蚀T的那米雞漫步在林中自由尋食,楊迎暉和隊友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15年,扶貧工作隊義無反顧地走進了這個古樸的寨子。在這個只有100余戶人家的傈僳族村寨,他們和百姓同吃同住,共同找尋脫貧致富的路徑。最終,那米雞,一種當地獨有的生態雞,為這個千年村寨帶來了蝶變。
“5年前初到寨子,泥濘坎坷的土路,破破爛爛的土房,滿眼望去都是辛酸景象。大部分老鄉的房子就蓋在生土上,屋里沒有一塊水泥地,踩下去就會揚起灰塵,多數人家里唯一的電器就是布滿灰塵的電燈泡。”楊迎暉說起剛進村時的景象,非常感慨。
楊迎暉和隊友們通過調研發現,這個小村落耕地面積少,勞動力不足,很難發展傳統種植項目,而且鄉親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不足,不適合發展高效現代農業。
怎樣因地制宜,走一條適合村子實際的脫貧道路呢?在挨家挨戶實地調研尋訪中,扶貧工作隊把目光集中到了一個土雞品種上?!斑@種雞體型較大,無論公雞還是母雞,都頭頂鳳毛,身披長及腳趾的羽毛,猶如頭頂‘皇冠’、身穿‘禮褲’,品相很好?!睏钣瓡熃榻B,這一雞種生活在海拔2800米至3000米左右的溫帶、寒溫帶原始森林,低脂味鮮,肉質緊實,是典型的云南土雞品種。
“讓它走出大山?!睏钣瓡熣f。怎么“走”?問題接踵而來。當時,這種雞并不多見,很少有人養殖,只有零星幾只分散在周圍村寨。于是,楊迎暉和隊友們開始了艱難的“尋雞之路”。
2016年3月,隊員們找到了第一只雞。經過100多天的搶救性搜尋,又找到了42只……截至2016年10月底,共找到了147只。
扶貧工作隊聘請養雞專家對那米雞進行提純培養,又邀請云南農業大學的專家進行基因鑒定,確定了那米雞獨一無二的品種優勢。隨后,工作隊指導村里農戶成立了那米雞養殖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根據市場訂單確定雞苗培育數量,老百姓認購雞苗回家放養,合作社統一銷售。2017年3月,合作社聘請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建設孵化場;當年7月,第一批種雞孵化成功,12月,繁育種雞數量達到2000只。2018年5月,第一批雞苗2500只發放到農戶進行生態放養,逐漸形成了完善的養殖銷售鏈。
扶貧工作隊指導合作社加強那米雞市場推廣和品牌提升,逐步擴大種雞繁育基地,為種雞提純孵壯、繁育、放養、屠宰冷藏、運輸銷售做好基礎工作。
走出大山的那米雞
美洛村豐富的森林植被和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為林下養殖那米雞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因此,在傳統放養的基礎上,合作社還適當采取林下養殖方法,嚴格限制化學藥品、飼料添加劑的使用。
楊迎暉說:“林下養殖能夠實現土地和森林資源的綜合利用、立體開發。土雞糞是優良的有機質,對改善土壤結構、增強樹木的抗病能力有明顯實效。林下放養那米雞,村民的投入少,建個簡易雞舍就可以。放養的雞主要采食林間昆蟲野草,輔以少量五谷雜糧。同時,那米雞大量捕食多種蟲體,有利于林下除草和滅蟲,促進森林植被生長發育?!?/p>
阿尼當村民小組村民李光強沒有收入來源,加之母親常年臥病在床,家里十分貧困。楊迎暉常去他家走訪,鼓勵他不要被困難壓垮,并指導他養殖那米雞致富。在扶貧工作隊和技術人員的指導下,2018年,李光強開始小規模飼養那米雞,并學會了科學養殖技術。
如今,在美洛村,像李光強這樣的那米雞養殖戶共有98戶,“農戶+合作社+品牌+市場”的模式讓大家真正受益,摘掉了窮帽子。那米雞擁有比一般土雞更高的品牌附加值,讓老百姓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合作社依托迪慶州局(公司)在企業經營管理、物流配送、市場營銷上的優勢,著力打造品種獨有、自我孵化、自我育苗、林下放養、一線城市消費群體固定、產品附加值高的品牌發展之路。
“現在,經營管理有指導,產品銷售有路子,村民收入有保障。如此一來,農戶只管按合作社的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方法進行放養,合作社負責保價收購和銷售,帶動村民收入穩步增長。”楊迎暉說。
那米雞養殖是種養一體化、生態高效循環發展模式的真實寫照。合作社育種育苗、村民放養的方式,使養殖項目走上品牌化發展道路;統一品牌銷售,推動發展林下養殖,切實增加了村民收入,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對于那米雞的市場前景,楊迎暉滿懷希望:“當前,消費群體對獨特的土雞品種及林下放養肉雞的需求量較大,原生態的優質土雞養殖項目也因此發展迅速。合作社走的是高端品牌發展之路,盡管那米雞比規?;曫B的肉雞價格高,但依然供不應求,消費市場潛力巨大,產品遠銷上海、南京等地?!?/p>
2018年,攀天閣鄉黨委政府和那米雞合作社有關人員、那米雞飼養農戶代表前往南京進行產品推介,江蘇省多家餐飲企業對那米雞表示充分肯定,那米雞品牌知名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在煙草扶貧工作隊和傈僳族老鄉們的精心培育下,深山里的那米雞走出了大山,走到了大城市的尋常百姓家。
2018年,那米雞專業合作社收入30余萬元;2019年,合作社接受市場訂單5300多只,收入達到80多萬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