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金秋時節,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平地鎮平地煙點迎來一輛輛載滿“金葉”的農用車,收購場所內秩序井然,黃燦燦的烤煙堆放整齊,前來交煙的煙農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
納榮發,平地村的一名煙農,種植烤煙已有十余年,今年種植了20畝烤煙,種植烤煙一直是他家里的支柱產業,“我到煙站賣了500多公斤烤煙,賣了13000多元。現在要趕回家繼續烘烤下一批煙葉了。”納榮發欣喜地說。
在跟著納榮發去往他家的路上,一座座新能源生物質煙葉烤房正運轉著。“現在有了這個新能源生物質煙葉烤房,烘烤煙葉真是比從前輕松不少,以前用煤炭烤得兩三個小時加一次燃料,現在加一次燃料可以管12小時以上。燃料容易存放,引火也快,現在只要把控制器設置好,燃料加足,晚上就可以安心睡到天亮,再也不用熬更守夜的守著爐火。并且這套設備的穩定性也好,是省工省時又省力,幫了我們煙農大忙。你們看,這生物質燃料燃燒后,排放出的氣體也明顯比以前的環保,烤出來的煙葉質量品質也很不錯。”提到生物質烤房的使用效果,納榮發介紹說到。據悉,今年仁和區共配置生物質烤房305座,采購生物質燃料1000余噸。三年來,仁和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通過逐年擴大清潔烘烤示范的方式,累計推廣修建非煤自動化烘烤烤房455座,占全區烤房數量的60%以上,有效降低了燃煤使用,大大改善了煙區大氣質量,實現了煙葉便捷自動化烘烤。
“不僅僅是烘烤方式實現了自動化,烘烤燃料更環保,這幾年,仁和煙草在綠色生產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平地煙點的煙技員張文洪說到“在生產方面,我們采取無人機統防、靶標防控、精準用藥和煙蚜繭蜂、食誘劑、性誘劑、太陽能殺蟲燈、生物制劑防控等方式,實現了綠色防控全覆蓋,煙葉烘烤前有風險排查、烤后有專項檢查、逗硬考核等等措施,有效控制了非煙物質,保證了煙葉質量。并且為了實現‘零污染’目標,我們在回收廢舊地膜和農藥包裝物等方面也是下了硬功夫。你看,我今天就是來農戶家里回收農藥包裝物的。”
近年來,仁和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將“集中回收”與“引導回收”相結合,累計回收地膜100余噸,回收率達85%以上,持續開展農藥包裝物回收保障水土資源安全,通過“以藥換袋”的方式,累計回收農藥包裝物1800余公斤,實現了煙用農藥包裝物回收全覆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產業任何時候都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創品牌、出效益”就是要持續做好作物保護、生態環境保護、人員防護,從而提升煙葉質量,發展仁和生態特色烤煙產業,讓煙農“有活干、有錢賺、有盼頭、有勁頭”。今年,平地鎮平地村、波西村、辣子哨村作為烤煙種植“千畝村”,畝產約300斤,預計每畝收益4000元左右。烤煙作為國家統一管理的計劃性經濟作物,經濟效益穩定,只有農民富裕了,產業發展了,鄉村才能振興。
辣子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孫尚麗正將自家采摘好的烤煙往家里運。
“以前天氣干旱,我們這里用水困難,只能種些玉米維持生活。2004年開始,我家開始試種了4畝烤煙,但是因為天氣干旱,自己的種植技術也不好,收入很不理想。近年來,國家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煙草公司也給我們修水窖、修煙路,用水和交通問題都得到了極大改善。還有專業的烤煙種植和烘烤培訓,煙技員也經常性的上門進行一對一的技術指導。2014年我家就脫貧了,現在我家烤煙已經發展到了26畝,烤煙年純收入能達到7萬元左右。”
像孫尚麗這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仁和煙區還有很多戶,不僅僅是貧困戶,針對廣大煙農,近年來,仁和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從種植技術支持,再到農具農機補貼、水池灌溉建設、村社道路硬化、基礎設施升級,全方位助力煙農發展烤煙產業,提高經濟收入,通過積極探索減工降本和促農增收的機制體制、引導傳統種植戶、種植專業戶向烤煙家庭農場模式轉變,以規模化種植促進減工降本,大大降低了煙農種煙成本。
又是一年烘烤季,又是一年好收成。仁和區的種煙村以生態為基、產業為柱,以“綠色生態、清潔生產、節能減排、彰顯特色”的烤煙生產理念,讓烤煙產業為農民增收入、強實力,提振當地煙農和群眾鄉村振興的信心和決心,讓美麗鄉村充滿活力、優勢鮮明,努力實現綠色生產與經濟發展雙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