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說過:“歷史的威力比原子彈的威力還要強大。”
在地域文化的熏染下,世世代代生活在特定文化區域內的人們,形成獨具個性的心理定式和價值取向,演變出多樣地域文化性格。
四川成都。寬窄巷。這里承載著蜀地太多的歷史信息與印記,一脈相承的是四川人自然自在、順勢而為的生活態度,是蜀文化的精髓。一個“寬”字道出了四川人的從容與包容,對世間萬物的淡定與大度,而“窄”正反映出四川的專注、執著與知足。
因此不難理解,往往在歷史的轉折關頭,我們總是一再地看到四川人亦寬亦窄的兩面性。
一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道盡古巴蜀時期的交通之艱。可是,人們卻在不經意間忽略了,正是因萬山緊逼,交流受阻,才有了從遠古以來,古蜀人構建“天梯石棧”,打通南方絲綢之路的壯舉,這背后,需要多么雄渾闊大的想象力,燃燒過多少壯懷激烈的情感,顯示出何等百折不撓的韌勁耐力,足以想見。
沃野千里,水旱從人的生活日常,讓四川人得以從容而生、泰然自若,由此得來那句俗話“少不入川”。但另一面,四川人又常常在歷史關頭,一再迸發出“一醒驚天下”的血性和膽識。抗戰八年,350萬壯士出川,64萬人傷亡,其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首,因此“無川不成軍”。改革開放以來,四川“先天下而為”的大事更是層出不窮。1980年4月,四川廣漢向陽人第一個摘下了“人民公社”的牌子,以此為策源的經濟體制改革,星火燎原。
改革開放之后,從寬窄巷流淌出的“逍遙”,早已內化為四川的精神依賴。四川人身上某種自由的稟賦,常常被庸俗地理解為“休閑”和知足。但在這些年經濟新常態的考驗下,身處中國經濟“最大回旋余地”的西部,四川又催動綿綿之力,發揮久久之功,成為西部率先撞線GDP3萬億元的省份,牢牢占穩“領頭羊”的位置,一躍西部“首善”之地。
蘆山地震三周年,災區四處呈現出的蓬勃新貌,也向世界生動詮釋了四川人身上“樂觀幽默”和“自信堅韌”二者兼而有之的“寬窄品格”。在人類面對自然災難的最高道德考驗面前,在生命至上的最高價值訴求中,我們一次次感受到這種品格,證實著四川人具有能夠以最深遠而持久的方式重塑自然。
從歷史到現實,四川人和蜀地的“寬窄品格”已漸漸清晰。逍遙是生命的氧艙,延展開生命的寬度。四川人認為,人的一生錢是掙不完的,而生命卻有盡頭,活在當下,只有收“窄”自己的欲望,才能真正活出自我,讓生命無限地“寬”起來。
人生如此,品牌性格亦是如此,受地域文化的影響,各地域的品牌具有顯著的地域文化性格。京津冀地區品牌受燕趙文化“圣賢一豪俠”人格影響,具有“外王內圣”的性格;長三角地區受吳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影響,品牌總體上具有“時尚柔雅”的性格;珠三角地區的品牌由于受到具有“勤勞務實、開放兼容、求變創新”的文化特征的嶺南文化的影響,品牌具有“剛勁平實”的性格……
徘徊多年,四川品牌又流淌著怎樣的血脈,應該擁有怎樣的性格?聆聽歷史與現實激蕩的回聲,我們仿佛已經找到了叩開“蜀地密碼”之匙:以“正直豁達、智慧精微”為內核的“寬窄品格”,正讓四川品牌的面目漸漸清晰。
寬處窄處,皆是自在人生。這正是川煙想要通過“寬窄”傳遞給時代的哲學心境——道路有寬有窄,生命有厚有薄。人生寬處,是順風揚帆,乘風破浪,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人生窄處,如逆水行舟,需咬定青山,永不言棄,勇敢接受現實的考驗。?
一寬一窄,包羅萬象。“寬窄”不僅將歷史與未來打通,將蜀地與全國打通,更將眼界與心界打通。從這個意義上看,從歷史深處、篳路藍縷走來的“寬窄”,早已不僅僅是一包煙,它正以自己的方式,定義四川品牌的底色,演繹蜀文化新的精彩。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