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公益,就是從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著手、強調積少成多。雖然一些零售客戶朋友沒有億萬身家、沒有強大的社會影響力,但是這并不妨礙他們從事公益事業,讓小小的愛心發揮巨大的能量。第一,熱心微公益。
請零售客戶介紹自己積極參加微公益活動的經歷,600字~800字,最好能集中一個案例,講述一個故事。
比如,為災區積極捐款捐物,關注貧困兒童,投身環境保護,等等。甚至可以把經營和做公益結合起來,發動消費者共同投身公益活動。要真實感人,能傳遞正能量。 第二,警惕微公益的陷阱。
現在很多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大家的熱心、善心來行騙,牟取不法利益。比如,在網絡上轉發一些不實消息,欺騙大家撥打收費電話;讓大家轉發一些帖子,套取大家的個人信息甚至銀行賬號,等等。
熱心微公益,從點滴做起。在經營中,為路人提供免費的茶水、贈送塑料袋,當遇到雨雪天氣時,借給老顧客一把雨具,又或是在店門口栽上一棵樹,贈人一片綠,例如幫顧客兌換殘幣、換零錢等,無心的行善積德,往往會換回顧客的親睞和回頭。
又如,遇到殘疾或老人來乞討,施舍個三角五毛的,買個良心平安。去年,一中年人來我店“乞討”,父親給了他五角錢,中年人嫌少,竟當著路人的面扔了。這件事雖然讓我對“乞討者”留下很不好的陰影,但每當有人來“化緣”,我都會花點小錢,盡一份自己的善心。因為我知道別人領不領情,貌似與向善關系不大。
在我的家鄉,中元節有燒紙錢的風俗。不少村民在路上祭祀,只顧自己方便,也不論生態環境別人如何生存。而我總會去山林選擇在沒有干草的地方祭祀,我會守著將紙錢燒完,然后將小火苗撲滅后才離開。因為這樣才不會發生森林火災,也能讓自己的心情平靜放松。
以前在單位工作的時候,我就是一個極富愛心的人。2006年,公司一同事其妻患癌無錢醫治,我號召全廠募捐并帶頭捐款100元,還寫了一篇題為《妻子患癌無錢醫,丈夫愁眉難舒展,大伙幫他渡難關》的通訊發表于6月15日的《楚天都市報》(http://www.cnhubei.com/200605/ca1090171.htm)上,并鼓動社會各界向這個貧困的家庭伸出緩手。
2008年1月7日,我在《黃石日報》發表新聞稿《勁牌陽光灑向陳貴貧困生》(http://www.hsdcw.com/html/2008-1-7/96294.htm),同年4月6日,我在《東楚晚報》發表短消息《陳貴鎮中心小學千余師生為白血病兒“吶喊”》(http://www.hsdcw.com/HTML/2008-4-6/109260.HTM),這些對善事肯定的報道也可以理解成是我做善事的一種體現吧。
當在拿不準是否是公益宣傳或陷阱時,我認為可以通過捐些不穿了的舊衣服等來表現愛心,反正這些舊物也沒有一個好的安置點,沒準你的善舉就真的能幫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么想,你一定會徒增幾分自豪和驕傲。只有將善心擰成繩拉成死結抱成團,一切陷阱皆是浮云,那都不叫事。請使用筆名安勤發表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