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被老百姓口中成為一代武癡的馮加兵,何許人也?筆者近日采訪了他。
馮師傅簡介
馮加兵,男,漢族,一九六四年七月生于水滸之鄉山東鄆城縣,永豐集村,馮加兵兄妹五人,上有兩個哥哥,下有兩個妹妹,父母親領著兩個孩子過著貧困的生活,父親生活是一位南征北戰的解放軍,立功復原回鄉后,一直擔任著幾個村的黨支部書記。
馮加兵,排行老三,父母起奶名“三省”,在父親的影響下從小養成了熱心助人、正直寬厚的秉性。一九七三年初,有本家叔叔馮玉都帶領在村里學習了武術——梅花拳。當時有一百多人。三省才八九歲。有威震武林前輩高學文在村里不定期的指導。看著高老前輩那身手敏捷和他的教誨,馮三省也從心里佩服高老。心里也暗下決心,時間一長三省在訓練中,表現突出,從不叫苦,深受高老前輩的器重。
他是梅花拳第十七世傳人,中國武協會員,中國武術六段。他武功全面,會100多個拳種,他的單手開磚、鐵臂斷磚、騰空360度讓人贊不絕口。為弘揚傳統武術文化,將武術拳種傳承下去,他開辦武術學校,招收“洋徒弟”,讓傳統武術發揚光大,走向世界。
他先后于1983年、1985年獲菏澤地區武術比賽全能冠軍
山東電臺鄉村季風欄目及媒體報道
山東電臺鄉村季風欄目及媒體報道
1996年宋江武校武術教練
1997年獲華東地區武術比賽螳螂拳第一名、男子刀術第一名
2012年獲得中國(菏澤)全國武術比賽洪拳邀請賽獲得五類拳術及器械多個一等獎。
2012年9月獲得第三屆中國(梁山)梅花拳演武大會獲得軟器械、男子拳術、男子短兵等多個一等獎。
珍貴的歷史
馮先生閱歷豐富,其間曾在福建西山武校、廣西、廣東等地任教,當總教練。他給學生們和同事們的印象是熱情主動、待人寬厚,給學生們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象。在福建有位同事王宏建,非得認馮先生師父,只好收下了,就這樣,憑著自己對武術的熱情與刻苦鉆研,通過南北方教育的對比,不僅提高了自己對中國武術發展的認識,更學習了培養武術人才的教育模式。提高了自身素質和思想覺悟,從而堅定了發展當地武術事業的決心。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他曾在當地武安、郭莊派出所聯防工作,工作中積極負責,勇敢與歹徒做斗爭,多次制服偷竊、搶劫,多次與縣公安局、外地公安局抓捕作案犯罪人員,配合公安局在吉林省延吉市把兩名詐騙犯親手押回鄆城。
上世紀九十年代,馮加兵在宋江武校當教練,他的油錘灌頂、雙峰搓餌、手指碎碗、單掌劈磚、鐵臂斷磚等硬氣功表演都是武術界的奇觀。當 時,美國、英國等幾個國家和地區的武術愛好者為了學習中國傳統功夫,慕名來到宋江武校。一開始,他們沒有找到合適的 教練。這時,有人推薦了馮加兵。“那幾個外國人見我又黑又瘦,根本沒放在眼里。” 結果,馮加兵憑幾招“截腿” 的真功夫,讓這些心儀中國功夫的外國武術愛好者心服口 服。從此,宋江武校專門開辟一塊場地,由 馮加兵專教美 國 、英 國 、意大利、奧 地利、瑞士、丹麥等國家和地區的武術人士。“雖然他們本身是‘練家子’ ,有多年的功底,但是非常謙虛,學得非常認真仔細。” 馮加兵說。美國的杰夫學的是螳螂拳,戴瑞是八仙劍,兩人還對練小六捶,英國 的杰克學的是登山螳螂,意大利人學的是樸刀和鷹犬。雖然語言不通,但馮加兵盡其所能的傳授他們每一個動作。6年后,奧地利的馬丁不遠萬里再次來到中國 ,找到了馮加兵。原來,馬丁在奧地利做了一個教授武術的網站,進行武術網上教學,影響達20多個國家和地區。馬丁此行的目 的,是懇求馮加兵教他傳統拳和器械招數,再拍錄像演示,為此還提出每天給馮加兵200塊錢的報酬。對此,馮加兵只是一笑:“我們中華傳統武術不是賣錢的。因為你做的這件事,能擴大中華武術的影響,促進中國功夫的傳承,我一分錢也不要,而且只要我會的我會盡力。”馮加兵不僅把渾身功夫悉數傳授給馬丁,還配合進行了錄像拍攝。
勵志創業
兩千年他回到自己家鄉開了個代銷點,一邊和妻子在村上經營商店,利用節假日一邊無償地教村上的小孩練武術,孩子練餓了就吃他商店里的食品,渇了就喝他賣的飲料,都是分文不收的,他還讓妻子給孩子們做好吃的,村里的老百姓都說他傻,可誰能理解一個武癡的心聲呢?
2010年跟隨他練武的孩子越來越多,受到當地政府的重視,逐搬到原郭莊中學,成立了----郭莊文武學校,孩子們一邊學文一邊練武,為國家培養了一批文武雙全的人才。
他帶領學生們相繼參加了菏澤2013網絡春晚、菏澤電視臺首屆農民春晚、鄆城縣武術展演。省級比賽中獲優,先后有5人獲得國家級一等獎,十多人獲得二等獎。其中,中國(梁山)第三屆梅花拳演武大會,夏云、田高星獲對練一等獎、陳瀟獲拳術二等獎;中國(菏澤)2012年洪拳傳統武術邀請賽,梁祥龍獲五類拳二等獎,馬效奧獲單器械三等獎。2013年9月,馮加兵有三個學生被選拔到市體委。他的弟子馮來勇2011年在國際武術比賽中獲得刀術、拳術兩個單項冠軍,2013年參加《中國夢想秀》后,在即將上映的電視劇《英雄好漢》和《龍門百甲》中擔任主要角色[1]。(來源:齊魯晚報)
“認真學,刻苦練,以繼承發揚中華傳統功夫為己任,遵紀守法,明禮守信,武德武藝精進,濟貧扶危,匡扶正義!”在接受山東電臺采訪時,孩子們一字一句的背著武訓。這是馮加兵為孩子們編的武訓,在馮加兵看來,習武先習德,練武先練心。必須有著這份俠義的武術精神,才能夠將武術發揚光大。作為師父必須拿出對待子女的心,時刻教育他們遵紀守法,在思想上引領他們。
公益活動
帶領學生們救濟看望孤寡老人
鄆城志愿者協會會員、梅花拳傳人馮加兵率領12名學生登場,表演了《鄆城好漢》,馮加兵表演了硬氣功單手劈磚。
馮加兵是鄆城縣志愿者協會的一員。經常利用節假日帶領學生參加愛心公益活動、為白血病患者;李建茹募捐、多次在鄆城縣武警中隊參演“軍民一家親”活動。曾參與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紀實欄目表演“宋江陣”。
2012年8月22日,由“中國好人”黃修良帶領下,馮加兵帶著弟子一路徒步到十幾里之外的梁莊村,看望并救濟了多位孤寡老人,為他們送去香油、被子、衣物。教育孩子們孝敬老人,發揚濟貧扶弱的武德精神。每年黃修良孤寡老人節他都帶領學生們給老人演出,并擔負起老人安全防護問題。
肺腑之言
在當今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許多從事武術事業的人改行換業,而馮先生放棄在外高薪做教練和管理的職務始終如一堅持不懈到今天,他堅信自己心中的理念,武術事業的發展需要繼承,武術精神需要發揚,作為武術之鄉的鄆城更需要三位一體的武術人才培養模式。他要把財富留給下一代,要把中華武術傳承發揚廣大。
年過半百的馮先生,他仍然堅持著自己的理想,在有生之年為當地武術普及發展發揮余熱,在這個經濟化、全球化發展的時代,抹不去他的閱歷,抹不去他為發展當地武術百折不扣的精神,他信心地說:“如今, 國家對傳統武術越來越重視, 許多拳種被評為國家級、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全國性武術比賽也越來越多, 傳統功夫又迎來了發展的機會。 我們自 己要努力傳承發展好, 同時只要有機會就向外傳播, 相信國際上喜歡上中國功夫的人也會越來越多。”這是一代武癡心聲,也是全國人民的心聲。百竿尺頭,希望中華武術更上一層樓。
下面是馮師傅節假日帶領學生去演出的鏡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