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云南消息 金秋訪貧,扶貧攻堅,我們在路上。盡管淅淅瀝瀝的秋雨落個不停,卻絲毫沒有阻止我們前行的腳步。車行了一個上午,我們終于來到了扶貧幫扶點云南省普洱市墨江縣通關鎮畢庫村。
走家串戶,了解民意,掌握實情,是我們此行的目的。“您家有幾口人、勞動力有幾個”,“家庭收入多少、收入主要靠什么產業”,“房屋是否想過要重新改造、蓋房資金怎么籌集”,“想要過上更好的生活、還想發展什么產業”。這些問題村民都實實在在地一一回答,在他們的話語中,我聽出他們的樸實,在他們的笑臉上,我看出他們的樂觀。脫貧致富,步入小康,他們似乎找到了主心骨。
我走進村民余永昌家,看到他雨天拖著涼鞋,滿腳是泥,土胚瓦房內冷火秋煙,電燈忽明忽暗,我的心一瞬間就悲涼了下來,臉色也變得鐵青。我和他聊了很久,他告訴我,家里有幾畝田地,幾畝茶葉,種了不足10畝烤煙,養了幾頭豬和牛。我問他為什么老婆會領著孩子出走,房子怎么沒有改造,他卻怎么也回答不上來。他說現在想重新找個老婆,組建一個家庭,有家庭就能把生活重新過好。他說,這是他的夢想。我想,只要他心中懷有夢想,他就有追求的目標,就有希望。
走出他的家,他執意要留我吃飯,我沒有答應。他送我到村委會,路上,他說,我看你臉色很難看,是不是看著我家這個窮酸樣子。他反而安慰我道,你不要急,我們這里有的是綠水青山,只要綠水青山在,我們就不會窮到哪里去。他問我什么時候再來,我沒有直接回答他。我想,扶貧幫扶,是我們的責任,有責任就要擔當,只要不脫貧,只要收入沒有實現翻番,只要沒有達到小康目標,我們就沒有理由不再去。
從畢庫村回思茅的路上,一種愁思始終縈繞著我。俗話說,倉中有糧,心中不慌,這是一種踏實。如何讓樸實的貧困村民變得踏實,生活得更好,過得更出彩,我們要做的是摸清民情家底,查找貧困瓶頸,制定脫貧舉措,讓村民的夢想插上思想的翅膀,讓思想轉變為思路,思路轉化為出路,使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訪貧我們只是走出第一步,但我相信,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希望我們齊心協力,共同努力,明年的這個深秋,雨還是淅淅瀝瀝地下,余永昌重新找到了老婆,甚至還有了孩子,在改造后的寬敞明亮房子里,腳穿皮鞋,不時打量皮鞋,和我們說著他們家的下一個夢想。希望更多像余永昌這樣貧困的村民,能夠一個都不掉隊,同奔小康,實現夢想。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