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貴州日報》報道 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星宿鄉河山村,泥土路崎嶇難行,閑置的水田長滿野草,本該播種的季節卻荒無人煙。這是2011年畢節復烤廠扶貧小組第一次到河山村時見到的情形。
受地理、文化、資源因素的制約,河山村的青壯勞動力都外出打工,留守村里大多是“老、弱、病、小”群體,經濟發展非常緩慢,貧困人口占全村總人口的40%以上,農民年均純收入不足1800元,是典型的貧困村。
如何幫助河山村實現脫貧?
畢節復烤廠辦公室主任何文峰談起了最初的做法:“首先解決貧困對象當下的生產、生活實際困難,扶貧小組立即著手購置了3.36噸化肥、1300公斤大米、130公斤食用油、202套衣服,迅速送到了河山村。”
“同時,我們駐村干部積極聯系、配合當地黨委政府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分批撥付了5萬余元資金,修公路、改造居住條件,并充分利用當地的生態地理優勢,幫助和動員貧困戶栽種核桃、堅果等經濟作物,提高貧困戶的自我發展能力。”駐村干部馮建中接過話茬。
經過4年的精準扶貧,如今的河山村已煥然一新,整齊標準的硬化道路直通農家院落,成片栽種的堅果、核桃掛滿枝頭,村民的經濟收入不斷提高,生活質量得到很大改善。
同樣的扶貧發生在湄潭縣洗馬鎮,該鎮雙河、團結、潘家寨三個村是湄潭復烤廠精準扶貧點。扶貧小組實地考察該地時發現,這3個村列入貧困對象的110戶貧困戶種植的糧食、蔬菜過剩,村民叫苦不迭,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廠里明確了一條規定,在同質同價的條件下,今后職工食堂用的糧食和蔬菜優先向貧困戶購買,并動員職工家里積極選購,幫助農民解決余糧、蔬菜銷售難的問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解決了貧困戶的第一步現實問題,第二步、第三步如何走好?該廠黨委召開專題會議,統籌“輸血補養”與“造血增能”,采取“培訓 就業 資金”的精準扶貧模式:就業技能培訓讓貧困戶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優先錄用勞務工人,對符合條件的結對幫扶對象優先錄用到廠從事設備檢修、設備設施維護保養、衛生清潔等勞務工作;資金幫扶,號召全廠干部職工自愿出資幫助。
“目前,職工自愿捐款籌集資金達4萬余元,按貧困戶的貧困程度,有針對性地進行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幫扶。接下來就是開展就業培訓和錄用勞務工人。”湄潭復烤廠副廠長、工會主席程興說。
自2011年以來,貴州煙葉復烤有限責任公司聚焦精準扶貧,全力支持扶貧幫困工作,扶貧幫困7鄉(鎮)9村,實現300余貧困戶脫貧。累計向貧困地區撥付扶貧資金80余萬元,捐贈各類物資價值10萬余元,組織職工向貧困地區捐款15萬余元,努力用精準扶貧之水,澆開同步小康之花。
“‘十三五’開局,我們仍將按照國家煙草專賣局和貴州省局(公司)的要求,主動融入貴州扶貧大局,不斷加大資金投入,開展就業技能培訓扶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推動貴州同步實現小康貢獻力量。”貴州煙葉復烤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健說。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