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俗話說:“一天省一口,一年省一斗,吃不窮,穿不窮,盤算不到就受窮”。其實,企業管理的道理也是一樣的。當前,企業在銷量增加、結構提升方面存在一定難度,降本增效工作要全面聚焦成本費用控制和服務效率提升上來,穩定稅利增長。深入開展“精益管理提升年”活動的目的與企業效益密切相關,也就是說少花錢多辦事,用最小的成本換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如何怎樣才能讓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服務質量,讓企業有一個團結奮進把企業當成自己家的團隊精神?老子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先人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為我們指明了前行的道路。
為切實落實精益管理要求,助推精益管理理念落地生根,徽州分局(營銷部)倡議全體干部職工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入手,立足崗位、立足實際,積極參與、持續改進,精益規范員工行為。水滴石穿,從小處降本,從細節增效,終有一天,這些微小的集結點就會顯示出效果來。
“記得,關電源”
下班時間到了,大家陸陸續續的處理好手頭的事情,準備回家了。每次下班前,先離開的員工都會提醒最后離開的人,“某某,記得關窗戶、關燈……”。雖然處于不同的崗位,不變的還是下班前的溫馨叮嚀。而最后離開辦公室的一個人都會仔細的檢查下,打印機、電腦、插排等等,是否都關閉了電源。在分管領導的帶領下,精益小組成員不定期地對分局水電使用情況開展檢查,特別針對會議室插排、機房空調等開展診斷排查。每個會議室、機房、辦公室等,大家都會仔細檢查,是否每一個插排都是在合理的使用,針對不使用的空調插頭,確保都被拔掉;不必要的插排,都被關閉電源。此后,“記得,關電源”成為每次定期、不定期精益檢查活動的溫馨告知語,不經意間,它也變成了大家檢查水電使用情況時,相互提醒的一個檢查標準。
“能省一個,是一個”
在一季度開展卷煙零售客戶培訓時,發生了一個“撿筆”小插曲。培訓結束后,客戶陸陸續續去餐廳吃午飯,我們也在各自在收拾著帶來的培訓紙質資料、卷煙推進器與煙模等,就在我準備去餐廳時,發現專銷團隊隊長張逢生還在會議室忙碌著,忍不住的走上去招呼道:“張哥,你這邊的東西收拾好了嗎?一起去吃飯了”。張逢生一邊說著“馬上就好了”,一邊還在“掃蕩著”會議桌的簽字筆。張哥將撿到的簽字筆放進袋子里,一邊笑瞇瞇的說,“會議桌上的簽字筆,是會務組提供給參會人員使用的,有些客戶沒有帶走,我們就自己收著,下次拜訪客戶時還能使用,能省一個,是一個。”看到張逢生這樣一個細微的舉動,不禁被他節儉的精神感動了,同他一起把遺落的簽字筆收拾好放進袋子,心中默默的為他的行為點了一個大大的“贊”。
“留著,下次再使用”
一天下午,臨下班時,辦公室的程日蘭拿著一個信封,對我說:“王瑩,你明天要到市局(公司)吧,麻煩你把這個信封的資料交到安保科”。隨手,我把這個信封裝進包里。第二天,到市局(公司)后,我把信封送到市局(公司)安保科,交給了張鴻主任,以為我的快遞“任務”就此完成了。這時,只見張主任一邊把信封里面的資料抽出來,一邊又把剛才遞交信封還給了我。拿著這個空空的、完成使命的一個小信封,我把它又重新裝進了我的包里。回到單位后,我把這個被我帶來帶去的空信封,重新交給了程日蘭。一個小小的信封,終于完成了它的第一次任務,回到了原來主人的手中。當程日蘭接到這個信封,笑呵呵的說,“這個信封,留著,下次可以再使用。”“旅行”了一次的信封,重新被我們放進了抽屜中,在等待著履行它下一次的職責。
見微知著,窺一斑而知全豹。而這些精益小案例僅僅是精益理念踐行過程中,其中的一個個縮影。可以說,廣大的領導干部員工,隨手關燈、自帶水杯、正位停車……在精益管理的推進過程中,以微動作、微行為、微語言,實踐著精益理念。分局倡導的精益管理是緊密結合自身實際的,重在鼓勵每個人都要積極參與,動手實踐,創新思考。其實,許多精益改善就在身邊,不一定需要花費大價錢、下大力氣、轟轟烈烈,一樣能做的很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讓本身簡單的資源產生更大的價值。
作為煙草企業的一份子,我們需要從小處降成本,從我做起,深入持續營造“人人講精益、事事講精益、時時講精益、處處講精益”的文化氛圍,切實將精益規范行為內化為自覺理念,外化為主動習慣。請莫忽視一絲微笑、一個小舉措,深挖潛力,提升管理質量,從細節出發,凝聚增效。我們期待著,在精益管理的深化提升和延續拓展中涌現出更多這樣的“有心人”,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