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黔西消息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消除貧困,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近年來,貴州省黔西縣局(分公司)秉承“責任煙草,你我畢節”的核心理念,始終堅持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堅持“做好主業就是最強力的扶貧”,以產業發展為依托,以結對幫扶為基礎,以扶貧扶智為抓手,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凝心聚力促民增收,譜寫了對口幫扶和脫貧攻堅工作的新篇章。
煙葉生產上水平,產業發展助扶貧
“發展是甩掉貧困帽子的總辦法”,作為全國首批四個“現代煙草農業綜合示范區”之一,煙草一直是黔西傳統的支柱產業。多年來,黔西縣局(分公司)一直致力于以實施脫貧攻堅、推進精準扶貧為己任,持續推動煙葉產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為決戰貧困、提速趕超、同步小康奠定堅實的基礎。十二五期間,全縣累計種植烤煙40.31萬畝,收購煙葉62.95萬擔,實現煙農收入7.119億元,十二五期末戶均收入4.5萬元,比十一五期間戶均收入1.97萬元增加2.53萬元。“今年煙賣得好,房子裝修的錢有了,年底娃娃要結婚,我準備送臺車子給他。”2016年10月,剛剛從信用社取到煙款的黔西縣重新鎮冒沙村村民國文袁這樣說,他種了40畝煙葉,純收入12萬元。近年來煙農戶均收入連創新高,正因如此,黔西縣政府表示,煙葉產業已經成為黔西縣“煙農致富離不得、地方財政少不得”的“黃金產業”。
整合資源求碩果,基礎設施保民生
反哺農村、扶貧濟困,讓貧困群眾和萬千煙農分享煙草產業發展的成果,是煙草行業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為貫徹落實畢節市委精準扶貧戰略和畢節煙草“以煙為主、產業富民、生態特色、循環煙草”的發展戰略,自2010年以來,全縣八大基礎設施建設已實現全面配套,共規劃基本煙田24萬畝,建成育苗大棚20萬平方米,配套農機具2521臺(套)、修建煙水配套工程25個、鋪設機耕路371.65公里,建密集烤房4208座,防災減災設施全面覆蓋所有煙區。2010年4月8日,貴州省黔西縣林泉鎮清塘村烈日當空,長達數月的干旱無雨,村里的水渠早已干涸,但育苗大棚里的煙苗卻是郁郁蔥蔥地茁壯成長,家家戶戶的水龍頭擰開后都是一股清泉。原來,剛剛投入使用的青浦塘煙水提灌站在抗旱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水順著管道從山腳下的水庫被引到山頂處,為當地農戶送去了甘霖。
精準扶貧行有方,結對幫扶促小康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黔西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積極響應政府和上級單位關于精準扶貧工作的號召,通過實施煙草扶貧新村建設、扶貧捐贈及同步小康駐村等項目,將幫扶的貧困村建成了道路暢通、房屋漂亮、產業興旺、環境優美、群眾幸福的美麗新村。自2012以來年,黔西縣局(分公司)為煙區爭取煙草扶貧新村建設計劃8個,投資1600萬元,主要用于改善煙區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村基礎設施服務水平,受益農戶達5000余戶。“現在我們村莊干凈整潔,空氣比城市還好,我準備整個純生態的養殖,搞個農家樂,這樣既照顧了老人和孩子,又可以搞點經濟收入。”黔西縣林泉鎮海子村村民張軍談起他的理想滔滔不絕。
扎根基層接地氣,第一書記辦實事
脫貧需要引路人,2013至2016年,黔西縣局(分公司)先后抽派業務能力強、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6名黨員干部扎根基層,情系群眾,實施黨建幫扶,走出了一條為民富民的“責任之道”。中坪鎮證明村的第一書記聶祥軍到村任職后,帶領當地干部群眾奮力攻堅克難,幫所駐的貧困村開挖連戶毛路9510米、翻修村辦公室、引進茶葉、紅米等特色產業、為精準貧困戶爭取創業貸款90萬元,給留守兒童和高齡老人送去書包、寒衣,用自己的行動真心服務群眾,真正的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發揮了第一書記的正能量。
多元經營求發展,開啟致富新征程
“貧困地區發展要靠內生動力,要堅持輸血和造血相結合”為最大限度地調動起當地群眾的積極性,黔西縣局(分公司)在實踐中積極探索,通過與村支兩委整合力量,采取“項目+智力”的幫扶方式,幫扶發展烤煙及非煙特色產業為群眾“造血”,與貧困戶交心談心,宣傳煙葉種植及扶貧政策,引導樹立致富信心,幫助他們提升種煙技術,引導3個烤煙專業合作社對閑置的大棚和烤房簡單改造,培育有機瓜果和食用菌等,利用合作社農機具為大農業開展農機服務,走出了產業化、專業化發展道路,擴大了煙農增收渠道。2016年,全縣利用密集烤房及育苗設施開展多種經營,拓寬煙農增收渠道。通過幫助引進辣椒、西紅柿、西瓜、雙孢菇種植等項目,合作社和煙農純收入達到60萬元。
“面對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們不能有絲毫自滿和懈怠,必須再接再厲,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黔西縣局(分公司)將繼續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用實際行動踐行“責任煙草、你我畢節”的莊嚴承諾,堅持不懈地推進惠民富民工程,幫助更多的百姓脫貧致富,為實現同步小康作出新的努力和貢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