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大理日報》報道
試點探索“種豆模式”
引導扶持合作社發展通水便民把好事做好
2016年,云南省大理州祥云縣收獲了這樣一組耀眼的數據:煙農戶均種煙收入3.07萬元,增幅22.17%;烤煙套種秋豌豆實現收入1.56億元,比種植其他小春作物增收1.1億元;煙農專業合作社多元經營實現利潤273.65萬元……
“落實好黨中央關于脫貧攻堅的戰略部署,對于大理煙草商業系統而言,關鍵是要用好用足行業促農增收的相關政策,打牢基礎、挖潛主業、拓展輔業,引導扶持社辦企業,拓展增收渠道,培育增收新動能。”大理州煙草專賣局(公司)局長、經理樊在斗如是說。
“我們探索出一套成熟的‘煙豆套種’和育苗大棚閑置期種植豌豆促進煙農增收模式,適宜在西南部分煙區推廣。”在今年2月國家局召開的重點產區促進煙農增收座談會上,大理州局(公司)介紹的以祥云縣為代表的“種豆模式”吸引了參會代表的關注。
隨著近年來煙葉生產計劃逐年調減,如何更好發揮煙草產業優勢,為脫貧攻堅盡責出力,是大理州局(公司)著重考慮的問題。通過分析,大理州局(公司)決定引導煙農利用閑置煙田和育苗大棚種植秋豌豆,在祥云縣試點探索“種豆模式”。
首輪宣傳發動后,前來購買豌豆種的煙農并不多。“怕種不好”“種子貴,到時候豌豆賣不掉、跌價了怎么辦”等問題困擾著合作社和農戶,對此,祥云縣局(分公司)組織各煙葉站點積極給予解答。通過周密的準備、深入的分析,逐漸打消了合作社和農戶的顧慮。合作社首先“甩開膀子”干起來:與兩家企業分別簽訂了資金配套及銷售協議、物資配套及技術指導合作協議;購進優質豌豆種,帶頭在5.3萬平方米的育苗大棚里種植。在此基礎上,祥云縣局(分公司)還引導合作社和種植農戶與銷售商簽訂最低保護價協議,給大家吃下了“定心丸”。
按照行業部署,大理州局(公司)還確立了“挖潛特色煙葉促增收,設施綜合利用促增收,煙田綜合利用促增收,業務管理創新促增收,合作社領辦企業促增收”的工作思路,促使煙農增收道路越走越寬。
引導扶持合作社發展
去年11月中旬以來,祥云縣劉廠鎮閑置了3年的烤煙育苗基地又逐漸熱鬧了起來,一塊嶄新的“煙農專業合作社農業資源再利用示范工場”匾牌掛到了基地大門上。
今年2月底,筆者在這里看到了令人振奮的一幕:工人們有序地操作機器,舊塑膜順著流水線變成了顆粒材料,煙稈被壓成了密實的秸塊,成堆的有機肥被鏟車挖起,有機肥室內的加工設備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安裝。
為了拓寬煙農增收渠道,大理州局(公司)進一步拓展延伸煙草產業鏈條,引導有一定經濟實力和管理水平的合作社建設農業資源再利用工場,開展廢棄地膜回收加工、有機肥加工、生物質燃料加工,既促進綠色發展又能提高效益。
“建加工工場效益如何?資金、設備、技術哪里來?”面對合作社的疑問,大理州局(公司)多次組織合作社和相關部門、煙站工作人員外出考察,一方面對經濟效益、市場前景等進行調研分析;另一方面與相應領域的大企業洽談合作事宜,為合作社謀出路、解難題。
通水便民把好事做好
“要是我們像青海湖邊的那些村寨一樣就好了。”2011年,大理祥云青海湖一期工程建成時,祥云縣的很多群眾發出了這樣的感嘆。他們沒有想到,這一期望將在5年后變成現實。
通過嚴格評審,中國煙草總公司于2015年3月31日批復同意援建青海湖二期工程,概算總投資30679.77萬元,其中,煙草援建資金18068.33萬元。大理州煙草專賣局(公司)將青海湖二期工程作為行業支援脫貧攻堅的重要工程來落實,切實履行好項目監管責任。
通過各級各部門的艱苦努力,青海湖二期工程于2016年11月21日實現抽提水,2017年1月20日具備試通水條件。青海湖工程建設為祥云縣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楊果農家樂”等多種多樣的企業依湖而建,特色蔬菜、梨花桃花映入眼簾,環湖堤上、惠民公園里游人不絕。
看著青海湖一期工程帶來的效益,各種發展的暗流已隨著二期工程的推進悄悄涌動。“現在,水通了,路也通了,不僅種田養殖有水源保障,還要利用青海湖二期出口水的區位優勢發展旅游,把游客引到山里看大樹杜鵑花。”祥城鎮新村黨支部副書記張學知興奮地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