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攀枝花消息 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地處二半山區,光照充足,無霜期長,非常適合農業種植。從2004年以來,隨著煙草行業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科技措施嚴格落實,烤煙質量穩步提升,如今烤煙已成為二半山區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如何深挖產業的效用,使山區煙農脫貧致富的步子邁得快些、再快些,鹽邊縣局(分公司)緊緊把握產業扶貧這一主線,充分利用冬閑煙地發展豌豆種植,探索出一條因地制宜的發展路徑。
新形勢催生新模式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農村工作的重視和對農村經濟發展扶持力度的增強,鹽邊獨特的光熱資源催生了一批見效快、投入小、比較收益高的經濟作物,西瓜、青椒、蠶桑、芒果、核桃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為傳統的烤煙產業在農業發展中的支柱性地位面臨嚴重的挑戰,隨著見效快、收益高的一批經濟作物大量種植,它們與烤煙爭地現象日趨突顯,鹽邊烤煙種植規模呈現下滑趨勢。據統計,2017年烤煙產業只占鹽邊縣農業產業總收入的7.26%,且在農業幾大支柱產業里排名日趨靠后。
面對不利的局面,鹽邊縣局(分公司)積極應對。經過深入考察論證,整合各方資源,強化保障力量,以推進煙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攻方向,以提升煙葉質量和生產水平為中心任務。鹽邊縣局(分公司)組織紅民烤煙合作社在鹽邊縣紅果鄉打造秋豌豆種植核心示范區,通過“烤煙+秋豌豆”規模化種植,提升煙農收入,穩定煙農種植主體,實現煙農、合作社、行業三方共贏。
2017年,鹽邊縣紅民烤煙綜合服務專業合作社獲得國家局評定的“行業示范社”,獲得國家局10萬元獎勵扶持資金。實施該項目的豌豆種由合作社通過這10萬元的獎勵資金進行補貼。
項目由紅民烤煙專業合作社牽頭組織召開社員代表大會,宣傳合作社補貼、收購實施標準、項目作業流程,核算經濟收益成效,鼓勵社員自愿種植。以合作社為實施主體,由合作社與種植主體簽訂秋豌豆補貼種植收購協議,加強技術指導,合作社設立豌豆收購點,聯系收購商,集中收購、集中銷售。
多元化種植催生致富的新希望——在紅果鄉,結合以前秋豌豆種植項目及其他產區推廣示范成效,種植新品種臺灣“豆美仁”豌豆100畝、普通豌豆1600畝。收購結束后,由合作社根據秋豌豆種植收購情況給予種植補貼。其中新品種豌豆給予160元/畝的種子全額補貼,普通豌豆給予40元/畝的種子補貼,補貼資金8萬元。
多元化種植催生致富的新希望——在和愛鄉,對2017年縣政協幫扶的精準貧困戶且冰雹災害絕收的煙農,由村委會聯系第三方購置蠶豆種子,指導受災煙農種植,聯系收購方,種植250畝左右,補貼資金2萬元。
多元化增收見成效
紅民鄉蒿枝坪村一社煙農付文清,既是烤煙種植大戶,也是豌豆種植大戶。2017年,他種植烤煙26畝,烤煙收入10.8萬元,種植秋豌豆 23畝,目前銷售收入3萬多元,還有一批豌豆在地里,全部銷售收入預計達到5萬元以上。
目前正是豌豆采收季節,記者找到付文清的時候,他正在自家的豌豆地里忙活。看見我們,他停下了手里的活路:“2017年,在煙草公司細心的技術指導下,烤煙每畝收入達到4100多元,目前豌豆收獲在望,全年這兩項收入就有16萬元左右,我家7口人,還有2個孩子在上學,開支基本都靠這個了。”
在豌豆地的不遠處,就是付文清家一樓一底的小洋樓,嶄新漂亮的房屋矗立在那,訴說著農村生活的變化,訴說著烤煙產業在促農增收工作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付文清說:“在紅民煙站、紅民烤煙合作社牽頭下,幫我們聯系來豌豆種植專家,制定秋豌豆種植實施技術方案,指導煙農秋豌豆種植、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工作,大大提高了收入,簽訂收購協議解除了我們后顧之憂,以后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紅民烤煙合作社負責人告訴記者,利用行業資源,利用國家局行業示范社獎勵扶持資金,通過成本補貼,形成豌豆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發展。今年計劃實現秋豌豆畝均單產700公斤以上,畝均收益2500元以上,戶均收入達到2萬元左右,整個秋豌豆種植核心示范區實現銷售產值525萬元左右。
通過“烤煙+秋豌豆”種植模式,在行業技術指導下,烤煙畝均收益3500元左右,秋豌豆畝均收益2500元左右,煙地畝均年收入達到6000元左右,在鹽邊農業經濟作物收入指標達到中上水平,實現穩定烤煙種植規模的目標。
目前,秋豌豆已到采摘收購期,在行業扶持下,合作社共設立紅民煙站、紅果烘烤工場2個豌豆臨時收購點,根據豌豆飽滿度、口感、品相等因素,收購單價略有差異,單價在1.4-2.5元/斤,畝均銷售收入1800-3000元不等。
據了解,鹽邊縣利用2017年煙地種植后茬秋豌豆面積1.2萬畝左右,根據今年豌豆市場價格,每畝實現產值2500元以上,全縣烤煙冬閑地秋豌豆種植一項煙農收入就將達3000萬元以上。
烤煙冬閑地綜合利用,既是為了烤煙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更是行業踐行促農增收工作的具體體現。勇立潮頭、搏擊風浪方顯勇氣,肩擔重任、貢獻社會方顯責任,精準扶貧、產業扶貧、促農增收,煙草行業正在路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