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10月30日,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煙草專賣局主要負責人一行先后走訪了北寬坪農興村張鐵虎、田云、陳興智、董建利等困難戶,每到一處,同他們親切交談,詳細詢問了解貧困家庭的吃住情況、秋季收成、冬季取暖等,鼓勵他們要自強自立,積極面對生活,克服當前困難,增強脫貧信心,爭取早日過上幸福的生活。
“農興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362戶1207人,我們有楊林、趙輝、冀煜琨三位同志是常駐隊員,扎根村上竭盡全力了解更多關于貧困人員的詳細情況,幫扶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全村已經實現了水泥路通村,2018年硬化了東溝組、桃子溝級6.5公里通組道理;一個村衛生室正在施工過程中,目前有建檔立卡學生31人(1——9年級),無因貧困導致不能入學或者輟學學生。”商州煙草專賣局長、經理黃禮龍說。
黃禮龍(右一)給張鐵虎送去過冬新棉襖
“我們先去鐵虎家看看,冬天來了,我從家里給鐵虎帶了兩件過冬的棉襖。”在商州煙草主要負責人的引領下,我們一行來到了張鐵虎門前。
張鐵虎今年36歲,有個從外地帶回的妻子,神智不清,常年很少出門。他家的門,鎖著,村民告知鐵虎去地里干活了,說著就去喊。
不一會兒,一個穿著非常樸素的精瘦小伙子扛著鋤頭從門前回來。“鐵虎現在變勤快了,剛才在村委,余主席還表揚你呢,繼續好好保持下去……”張鐵虎聽到煙草局負責同志的表揚,咧開嘴笑著,表示今后還會更勤奮更努力,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他開了大門請大家進屋,拿出嶄新的桌子和凳子,請大家坐下休息。“這么久了,今天第一次到鐵虎家有了坐的地方。”這一句半真半假的玩笑話,卻讓鐵虎臉上笑開了花兒,他說:“桌凳是上次黃局長給我專門帶來的。”鐵虎舍不得用,一般都收起來存在另一間屋子里,家里來客人了,才搬出來用。
每周二,商州煙草主要負責人都會帶領同事深入貧困村走訪,在關心包扶家庭生活狀況、傾聽大家脫貧訴求的同時,積極宣傳扶貧政策、不斷增強貧困戶早日脫貧的信心和勇氣。“像鐵虎這樣的小伙子,一定要多給予他物質幫助之外更多精神上的鼓勵,給他增加積極生活的信心。”
煙草局主要負責同志還先后幾次分別給張鐵虎家送去了電餅鐺、蒸鍋、棉被、糧油等物資,臨走,鼓勵他對過好以后的日子一定要存有自信,眼前有奔頭,心中有志氣。
黃禮龍(右二)在田云家了解情況
農興村的田云家,有老人,有上學的孩子,有一個患有癲癇的姑娘,一年四季各項開銷算在一起,負擔較重。
結對幫扶以來,給村里的貧困戶免費提供了洋姜、艾葉種苗,田云家把這兩樣都種了。洋姜0.5元一斤,房檐下的一堆洋姜會有近兩千元的收入。艾葉6.5元一公斤,她們家采回并曬干裝了四五麻袋。這些都幫忙聯系了賣家,不久之后都會換成錢用于貼補家用,計算著這些收入的時候,田云臉上露出甜甜的笑容。
得知孩子已經進入大學學習,大家都很欣慰。商州煙草主要負責同志把國家對于困難家庭學子的很多幫扶政策講給他們聽,比如生源地無息信用助學貸款,學生進校后的按程序向學校自愿申請國家助學金等。
這樣的教育扶貧,使農家子弟有機會享受到他們所要的教育,通過提高思想道德意識和掌握更多更先進的科技文化知識,來實現走出去認識世界、學成回鄉改變家庭境況的目的。
黃禮龍(右二)走訪61歲的陳興智老人
61歲的陳興智看起來是癡癡的模樣,他一生沒有成家,無子女,如今由弟媳幫忙照顧,陳興智的弟弟去了外地打工,賺錢補貼家用。
陳興智是不會說話的,他的喜恕哀樂應該都呈現在臉上。見到我們一行到來,他面帶笑意從房內走出來,似是給大家打招呼,之后挨著黃局長旁邊坐了下來。
大山橫亙,山路崎嶇。山外面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生活五彩繽紛,而生活在這里的陳興智,沒有機會出遠門,他只能日復一日地生活在祖輩們繁衍生息了幾十年的故土上。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陳興智內心肯定也渴望走出村莊去看看;心中有心千言萬語卻匯不成一句話,他肯定比誰都格外盼望著有朝一日能流利地表達自己。
不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農興村是所有親人永遠的家園,而陳興智,可能要成為這片土地上最永久最忠誠的守望者,他走不出去。
環境限制,土地產出少,許多勞力出門打工,孩子留守在家,小孩兒們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常見到在外務工的父母,新學期能有新書包新衣服,就是高興。而陳興智老人也是留守的一員,他經常目視前方,暢想著,祈望著……
黃局長拉起陳興智老人的手問他冷不冷,又指著堂屋的糧食柜子問今年吃喝夠不夠,陳興智點點頭,笑了,大家也笑了。
黃禮龍(右一)在香菇大棚了解情況
董建利是農興村的非貧困戶,他的香菇基地大棚內有28000個菌棒。平時會有商家上門收購,鮮香菇5元一斤,烘干以后的香菇28——30元每斤。“可以試著成立合作社,鼓勵村里的其它貧困戶加入進來,你擴大規模的同時,貧困人員也認領菌棒增加家庭收入。”
商州煙草主要負責同志了解的很細,從年初開始裝袋、滅菌、接種,再經過菌絲發育,到最后進入香菇采收、烘干等各個階段的情況,詢問怎么給菌棒澆水,察看烘干房,盡力而為地幫農戶出謀劃策,希望他們能夠享受國家相關政策的同時,也帶動附近的部分貧困戶獲益。
這樣的方式,主要還是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授人以魚的同時更注重授人以漁,從而帶動更多村民脫貧致富。
“抓扶貧也是抓發展,我們一方面要牢記黨的重托,另一方面不能辜負幫扶村群眾的期盼。”就是希望讓村里的每位貧困人員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和學習并掌握技術,走上致富路,過上舒心的好日子。
走訪時間匆匆,但是情真意切。“要想幫助貧困村搞好產業發展規劃,拓寬增收渠道,就要走村串戶,了解群眾需求,弄清貧困的癥結所在,有的放矢,解決問題。”
在“農興村扶貧攻堅產業發展規劃”圖上,我們能看到很多更可喜的數據信息,我摘錄幾條:
農村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多方爭取資金修建大河面街道900米,6.5米寬路面,并實現了亮化、綠化,并在2017年10月份修建了水毀河堤1000米……
充分發揮合作社職能。成立專業合作社兩個,分別是中藥材專業合作社、食用菌專業合作社,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在2017年袋料香菇認領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34萬個袋料香菇被68戶貧困戶認領,從此有了具體的脫貧產業……
充分發揮中華蜂養殖產業。2017年已發展100箱,并組建了專業中華蜂養殖培訓隊伍,2018年底預計發展500箱,到2019年預計翻一番,到那時,會成立中華蜂養殖專業合作社,利用互聯網優勢,實現產銷一體化……
脫貧攻堅工作是一項關乎國家民生的大事,也是關乎到貧困群眾切身利益的實事。“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這句詩道出了千百年來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使命與擔當。
每一位扶貧干部,都肩負著沉甸甸的責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