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9日,江蘇省鎮江市經濟開發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鎮江“1·09”特大銷售假煙案件,判處三名涉案當事人銷售偽劣產品罪、四名涉案當事人非法經營罪。
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牽出這起特大銷售假煙案件的,是一個關于販賣仿真槍的舉報。公安部門在一次打擊販賣仿真槍的行動中,偶然發現犯罪嫌疑人在通過微信出售假煙。鎮江市煙草專賣局迅速跟進,一場涉及八省十六市的假煙銷售網絡案浮出水面。
2016年11月30日,鎮江市公安局新區分局接到群眾舉報——有人通過微信平臺兜售仿真槍。憑著直覺和經驗,公安人員覺得這條線索值得深挖,于是通過微信將涉嫌兜售仿真槍的嫌疑人加為好友,開始聊天。在聊天過程中,公安人員發現這名賣家不僅兜售仿真槍,還銷售卷煙、雪茄煙等煙草專賣品。公安部門立即將這條線索通知鎮江市局。
這條線索引起了鎮江市局的高度重視,他們立即安排專賣稽查人員進行調查核實。經過綜合分析后,鎮江市局認為案件背后很可能隱藏著一個龐大的銷售假煙網絡。2017年1月9日,鎮江市局會同鎮江市公安區新區分局成立專案組,對該案進行立案偵查。
互聯網涉煙違法活動只是冰山一角,其背后隱藏著一個龐大的制假售假網絡。
專案組成員從仿真槍線索著手,線上線下工作齊頭并進,夜以繼日展開偵查行動。他們一邊在網上各大貼吧、聊天軟件中尋覓該線索相關的聊天信息,一邊在市場中搜索該線索流出的假煙走向,整理串聯各方面信息,逐漸揭開假煙銷售網絡的真面目。
現代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給打假破網工作帶來了更大的挑戰。網絡的隱蔽性和匿名性讓犯罪手段更加多樣和隱蔽。鎮江市局主動適應形勢變化,堅持“案件查處+市場監管”兩手抓,加強與有關部門合作,強化線索情報共享合作機制,追根溯源,循線上追,將小案辦大、大案辦精。自2015年以來,鎮江市局平均每年查獲3個符合國標的網絡案件。
通過分析研判資金流向、聊天記錄和快遞走向,專案組掌握了犯罪嫌疑人張某某利用網絡在全國多個省市發展起來的28名二級經銷商和數名三級代理商的真實身份信息。接下來,專案組集中力量,奔赴各地實施抓捕工作。
針對售假人員多、地域分散的特點,專案組確定了“小集群”精確打擊與“大集群”集約打擊相結合的模式,對鎮江本地涉案人員采用“統一指揮、市縣聯動、異地用警、波次打擊”的方式進行抓捕;對其他重點地區涉案人員,則借助當地公安力量,分頭抓捕。
2017年5月10日,專案組成員分別在福建云霄和江蘇鎮江同時抓獲犯罪嫌疑人張某某和三級代理商丁某。6月至9月,專案組成員分別在山東濟寧、浙江永康、新疆塔城和遼寧營口共抓獲5名二級經銷商。
鑒于案情重大,2017年10月10日,該案件被公安部、國家煙草專賣局列為部級督辦案件。對該案所取得的重大戰果,公安部、國家局均給予高度肯定。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