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地處東部沿海,物流網絡發達、消費市場活躍,一直以來是不法煙販覬覦的重點市場之一。針對近年來走私、販售新型煙草制品行為在江蘇市場出現且有快速蔓延之勢的新情況新問題,江蘇省煙草專賣局持續加強更大范圍、更廣領域的執法協作,互通信息、情報共享、協同辦案、釋放合力,不斷擴大煙草專賣管理工作的“朋友圈”,擠壓涉煙違法分子的“活動圈”,形成聯合打擊的高壓態勢,切實維護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
當前市場上出現的加熱不燃燒煙草制品都是通過走私等違法手段流入國內,屬于禁止在國內銷售的商品。非法經營加熱不燃燒煙草制品行為是對專賣制度的一種挑戰,嚴重影響國家財政收入,嚴重擾亂國內市場經濟秩序。
本著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使命擔當,江蘇省局將監管打擊新型煙草制品納入市場監管、打假打私工作中統籌部署,持續亮劍開展專項打擊整治。2018年以來,全省查處加熱不燃燒煙草制品案件26起,加熱不燃燒煙草制品355.89萬支,案值499.15萬元。破獲走私、販售加熱不燃燒煙草制品網絡案件12起,涉案金額4.2億元,拘留、逮捕、判刑不法煙販108人、32人、32人。
每一條不法利益鏈的背后都有一張錯綜復雜的黑網,它們覆蓋面廣、涉及人員多、隱蔽性強,僅依靠煙草單兵作戰難以實現對涉煙犯罪網絡的有效打擊。“握指成拳才能合力攻堅。”江蘇省局強化“政府領導、部門聯合、多方參與、密切協作”打假打私體系建設,不斷深化與公安、海關、郵政、交通等部門的聯合協作機制,探索出了多部門、跨地區、全方位的聯合監管打擊模式。
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加熱不燃燒煙草制品是否適用《煙草專賣法》?對此,江蘇省煙草專賣管理部門以法為憑、循法而行,明確打擊追刑非法經營新型煙草制品的路徑方式。
連云港“3?19”案件辦理過程中,當地煙草部門配合司法機關在《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消除煙草制品非法貿易議定書》中找尋依據,解釋運用《煙草專賣法》等法律法規,在判決中認定社會上俗稱的“煙彈”就是煙草制品。2018年12月7日、12日,東海縣人民法院對該案首批11名被告依法判處七年不等有期徒刑。
與傳統案件相比,販售新型煙草制品違法犯罪活動普遍利用互聯網銷售、電子支付結算、物流寄遞送貨,傳統監管打擊方式難以奏效。如何有效破解?江蘇省局依靠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的聯合協作機制。
在偵辦揚州“12?6”案的過程中,公安、煙草等部門密切協作配合,會診案件、解決問題、釋放合力,形成了一套針對販售新型煙草制品違法犯罪活動特點落實精準打擊的聯合辦案機制,一舉破獲這起案值超過2.8億元的加熱不燃燒煙草制品非法經營案件。
作為華東交通樞紐之一,江蘇省省會南京是不法煙販覬覦的重點目標市場。近年來,南京市局不斷加強與公安機關的協作,共同開發涉煙刑事犯罪人員信息庫,建立全方位、立體式的信息網絡;與郵政、海關等部門簽訂聯合打擊涉煙違法犯罪活動合作備忘錄,進一步拓展對外協作的維度;與媒體銜接配合,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社會氛圍,打好新型煙草制品“監管組合拳”。
2018年至今,南京偵破非法銷售加熱不燃燒煙草制品網絡案件10起,累計查獲加熱不燃燒新型煙草制品1萬余條,案件數、涉案物品查獲量均居全省第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