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新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州委、州政府、縣委、縣政府精準扶貧工作部署,保證對口幫扶貧困村如期脫貧摘帽,實現共同富裕,堅持從嚴治黨要求,以四川煙草對口幫扶的普格縣特補鄉乃烏村為例,圍繞組織共建、活動共辦、發展共促、資源共享、治理共商“五共理念”,構筑村企黨建深度融合新模式,持續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新水平。推動涼山煙草縣級局(分公司)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走向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不斷增強黨組織的活力,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助推貧困村脫貧致富。
引言:自開展精準扶貧以來,四川煙草利用企業黨建資源優勢,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幫扶貧困村困難黨員、孤寡老人,采取產業幫扶、就業幫扶、技能幫扶等多種形式,推進貧困村發展。圍繞壯大村集體經濟,探索了以黨建為統領,企業黨支部不斷進駐貧困村模式,發揮企業在資金、技術、人才、項目、信息等方面的優勢,形成了組織共建、資源共享、經濟共榮、發展共進的合力。自對口幫扶普格縣特補鄉乃烏村以來,為推進貧困村民盡快脫貧致富,從特補鄉乃烏村弱化的黨建工作著手,積極探索實踐村企黨建融合模式,激發特補鄉乃烏村黨建活力,凝聚村民動力、智力、勞力,形成精準扶貧外拉內推氛圍,有力壯大了特補鄉乃烏村村集體經濟。本文通過探索村企黨建工作抓什么、怎么抓等系列問題,著力實踐了構建系統化、規范化、長效化、精益化、網絡化的村企黨建深度融合新模式,以期為煙草企業、各級基層黨組織建設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特補鄉乃烏村現狀及存在問題
特補鄉乃烏村位于普格縣城西北部,是全國重點貧困村。全村主要糧食作物為玉米、馬鈴薯,主要經濟作物為烤煙。該村人均年純收入不到5000元,產業單一,發展缺乏資金支持、項目投入。村內道路泥濘,住房破敗,存在很大安全隱患。基礎設施欠賬較多,吃水難、上學難、行路難、住房難、看病難、致富難“六難”凸顯。2015年底,識別建檔立卡戶54戶,178人。特補鄉乃烏村是普格縣最落后、脫貧任務最重的村落之一。2015年底,由四川省委、省政府確定特補乃烏村為四川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的定點幫扶村,普格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深度參與幫扶。
二、村企黨建深度融合主要工作措施
2017年以來,普格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黨支部緊跟時事要點,結合“黨建+扶貧”工作重點,在該村成立了村企共建黨員服務中心,圍繞組織共建、活動共辦、發展共促、資源共享、治理共商“五共理念”,構筑村企黨建深度融合新模式,持續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新水平。
(一)組織共建,凝聚黨建合力。
1、組建村企共建黨員服務中心。該中心成員主要由特補乃烏村、普格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黨支部牽頭,抽派村企黨支部支委成員、骨干黨員及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駐村第一書記共20名黨員組成。通過設立黨支部活動室、會議室,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標識、記錄等,規范支部建設各項工作。共同開展“三會一課”、黨建月例會、農民夜校技能培訓等工作,形成群策群心合力。
2、發揮“領頭羊”帶頭作用。由村企支部書記帶頭上黨課,帶頭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帶頭發展特色產業,為其他黨員做表率,帶領村民共建幸福美好家園。
(二)活動共辦,打造致富氛圍。近三年來,積極打造“黨員先鋒隊”“突擊隊”“示范基地”等創先陣地,因地制宜、對癥施策,充分發揮村企黨支部、各黨小組合力作用。由駐村第一書記牽頭,抓好各級黨員干部的示范引領和“傳、幫、帶”作用。
1、開展愛心捐贈。捐贈物資及災害救助資金200余萬元,大力開展“暖冬”困難幫扶及“微心愿”認領等活動,用組織的力量聚攏人心,用標桿的力量激勵成長,以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困難幫扶、產業發展等,推動黨建帶戶建、黨建促脫貧,共同促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
2、豐富業余文化生活。聯合村兩委組建特補鄉乃烏村紅歌隊、籃球隊、黨員先鋒隊,在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同時,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形成具備新時代特色的特補鄉乃烏村“四好”新風。
3、開展感恩教育,傳播健康理念。把衛生知識、如何養成好習慣、預防傳染病知識等潛移默化地教給大家。特別是通過紅歌隊員們的示范引領,每家的家庭衛生、個人衛生都搞得干干凈凈,并帶動著周圍的鄰居、親朋好友們打掃衛生,講解衛生知識,讓整個村的面貌都發生著變化。隊員之間互相幫助,誰家有事,大家互相幫忙,提振了全村精神風貌。
(三)發展共促,發揮造血功能。以烤煙產業發展為依托,以發展集體經濟為輔業,助農增收提升“造血”功能。
1、打造示范煙田,促進產業發展。普格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黨支部牽頭協調投入747萬元,整理煙田651畝,修建機耕道、溝渠、管網、水池27件,打造新能源烤房20座,有力改善了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兩年來,全村共種植烤煙1515畝,煙農收入530.25萬元,實現整體脫貧。
2、打造集體經濟,助農增收。捐贈476萬元,用于建設蔬菜大棚、羊肚菌種植、曙光專業合作社及養殖基地建設等6個項目。逐步形成政府主導、行業主幫、群眾主體的精準脫貧新模式。
(四)資源共享,推進共同富裕。
1、有效整合現有資源。組織黨員工作隊、村組干部力量,大力推行“學習領跑”。充分利用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對口支援普格縣人民醫院的各位醫療專家的優質資源。請各位專家定期來特補鄉乃烏村開展義診,進行健康知識講座,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生活習慣對健康的重要影響,培養他們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意識。通過不定期義診,解決了村民看病難的迫切問題。
2、積極借助社會力量。積極協調社會各界的愛心支持幫助。在四川省煙草專賣局(公司)、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心幫助下,幫助貧困兒童實現“微心愿”,成立關愛兒童的“特補乃烏愛心助學團”,為10戶生活困難又品學兼優的孩子每戶每月捐贈300元助學金,幫助他們樂觀成長,快樂學習,并且積極邀請愛心人士來村看望孩子們,給予實實在在的關心和愛護。
(五)治理共商,實現科學決策。
1、加強自身和村民法律法規學習。通過組織學法,實現知法懂法守法,自覺踐行文明公約,做良好村民。重要事情一律召開支委會和村民大會,充分征求意見,發揮集體智慧,實行集體決策。
2、加強“四好”新村創建及環境衛生保護。投入49萬元專題打造村規民約標牌、彝族瑪牧文化墻、感恩永久性標語和垃圾處理站。特別是投入專項資金修建地下排污工程、公共廁所,共同維護綠水青山美麗鄉村環境,實現物質富有與精神富足聯動推進,同頻共振。
3、有效利用地理自然資源,大力發展畜牧養殖,種植農特產品。支部組織成立“特補乃烏村戰斗雞”生態雞養殖基地,采取新的“公司+支部+農戶”的方式,摒棄了以前農戶發固定工資的方式,做農戶工作,放下顧慮以勞動力入股,成為貧困村致富帶頭人。實施“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極大的提高了勞動積極性,實現集體經濟的從無到有。目前,全村圈養生態雞1000只,專門供應養殖半年以上,4斤半左右的生態土雞,一個飼養周期可實現營收14.8萬元。充分利用當地土壤、氣候、光照,水源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采用“龍頭企業+電商平臺+合作社+農戶”產業新模式,組織種植特色菌、獨特中草藥、綠色無公害蔬菜、魔芋等農產品,依托四川煙草誠至誠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并在淘寶、京東拓寬銷售渠道,千方百計實現助農增收。
三、村企黨建深度融合實踐工作成效
整村推進、定點幫扶,是企業幫扶工作復雜、系統、艱巨的精準扶貧項目,在四川尚無經驗可借鑒,在四川煙草更是首次。圍繞“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扶”的問題,以資金管理為核心,以人和項目“實名制”為基礎,像“繡花”一樣推進5個精準——扶貧資金精準滴灌、扶貧對象精準識別、扶貧責任精準定位、扶貧過程精準監管、扶貧績效精準評估。圍繞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脫貧攻堅“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創建“四好”幸福美麗新村。
(一)突出重點,解決貧困群眾住房安全問題,住上好房子。把保障住房安全、讓貧困群眾住上好房子作為頭等大事,統籌用好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農村危舊房改造、易地搬遷扶貧等住房建設政策措施,確保各種幫扶資源、資金和力量優先用于解決貧困群眾住房問題。投入732萬元支持農戶危房重建,54戶建卡戶每戶補貼5萬元,132戶非建卡戶每戶補貼3.5萬元,目前,186戶村民已搬遷到新房居住,過上了幸福美麗新生活。
(二)精準施策,解決貧困群眾增收和就業問題,過上好日子。投入1000余萬元建設煙葉生產基礎設施,主要投向土地整理、煙水煙路、新能源烤房建設等現代農業生產要素,拉動就業。從特補乃烏村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生態環境等實際出發,整治土地710畝。大力發展烤煙種植,積極培育職業煙農,大力扶持烤煙產業發展、科學有序開發水能、經濟果木資源,帶動更多貧困群眾有活可干、增收脫貧。同時,加強貧困群眾技能培訓,確保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增加脫貧內生動力。
(三)因地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精神文明幫扶計劃,養成好習慣。投入220萬元積極修建村民活動中心,設立村幼教室、圖書室、醫務室、農民夜校等,集醫療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