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按照當地政府的脫貧工作安排,四川省南充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開始定點幫扶儀隴縣三河鎮新橋村。
當年11月,南充市局(公司)派出饒子瑜擔任駐新橋村第一書記。駐村以來,饒子瑜認真落實扶貧惠民政策,用實干與真情為群眾架起致富橋,以實際行動詮釋煙草人的使命擔當。
對癥把脈化解矛盾
新橋村是一個只有600多人的小村莊,過去由于村務不透明、遺留矛盾多,群眾對村干部誤解重重,相關工作很難開展。
為了盡快解決矛盾,饒子瑜走村串戶,深入田間地頭與干部群眾座談交流,深入了解矛盾根源和貧困戶的致貧原因。通過了解,他得知很多群眾在貧困戶的評定上有意見。原來,在扶貧對象的識別上,村里之前采用各社分解指標的做法,加上人情等因素的干擾,一些貧困戶被屏蔽在扶貧對象之外。
2016年3月,利用上級部門開展精準識別“回頭看”活動的契機,饒子瑜和村兩委認真制定排查方案,反復多次入戶核實村民家庭狀況,實行各社評議時由鎮村干部監督、村干部評議時由群眾監督,全程實名計票、當場唱票的方式,確保識別過程公開、公平、公正。最終,11戶家庭在這次“回頭看”中退出了貧困戶,9戶低收入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曾經的貧困戶羅邦全說:“雖然我當時心里不樂意,但饒書記多次到我家來給我講政策。我也慢慢想明白了,我現在有兒子養老,有房子住,算是衣食無憂,確實不該繼續當貧困戶。”
很快,群眾看到了干部作風的明顯轉變,消除了各種疑慮與擔心,對村干部的信任度也有很大提升,有問題不再上訪了,而是直接找到饒子瑜和村兩委反映。
合力共建美麗鄉村
饒子瑜深知,農村要發展,基礎設施須先行。新橋村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落后,有29戶村民沒有安全住房,村兩委還在上世紀80年代的破舊瓦房里辦公。
饒子瑜積極主動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申請,爭取到專項資金270萬余元、配套建設資金450萬余元,幫助新橋村新建了黨員活動室、衛生站和文化活動廣場,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建設了灌溉蓄水池,實施了農村電網改造和集中供水,鋪設了便民路,建成了脫貧奔康果園,讓29戶危房戶住上了新居。
新橋村有一條近5公里的斷頭路之前一直沒有修通。對此,饒子瑜多次向相關部門匯報新橋村的實際困難,多方聯系溝通,最終促使新橋村的公路建設項目成功立項,村民出行難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同時,饒子瑜還主動到南充市規劃設計院尋求幫助,希望能做好新橋村黨群活動中心的規劃設計。他的誠意打動了規劃設計院的設計師,免費為新橋村量身設計了具有川東北建筑特色的黨群活動中心總體方案。建成后的新橋村黨群活動中心成為全縣黨群活動陣地建設的示范點。
近年來,為確保新橋村持續增收,饒子瑜和村兩委積極發動群眾流轉土地,招商引資,建設200畝脫貧奔康產業園,引導貧困戶通過務工等方式增收;組織成立養殖合作社,發展小成本養殖,并多方拓展銷路,讓村民在養殖上嘗到甜頭,進一步堅定他們發展產業的信心。
貧困學生為學費發愁時,他送去助學金;入冬時,他給村里的老人送上棉衣棉被;貧困戶羅映松因車禍重傷急需治療,貧困戶李豪因患癌癥急需手術,他幫忙在網上發起眾籌,募捐醫療費……在駐村工作中,饒子瑜為村民們做了許多暖心的事情,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信任。
2019年7月,饒子瑜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優秀第一書記”榮譽稱號;被四川省煙草專賣局(公司)評為“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四川煙草商業系統十大青年榜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