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旭同志,男,1974年10月出生,大專學歷,中共黨員,退役軍人。2002年4月—至今,在貴州省黔南州荔波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工作,歷任稽查中隊長、專賣股股長、卷煙送貨部主任、市場經理、內管派駐組組長等職。現為荔波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派駐荔波縣小七孔鎮中心村扶貧干部。
2018年3月,黎旭同志被單位指派到荔波縣小七孔鎮中心村任駐村扶貧干部,他堅決服從組織安排,不顧家中年邁的父母和不滿周歲的兒子,毅然打起背包,到中心村長駐開展扶貧攻堅工作。他所在的這個村,名為“中心村”實際上是小七孔鎮最偏遠的一個布依族山村,地處荔波、獨山兩縣交界的一個深山區,距鎮政府所在地15公里,距荔波縣城80多公里,交通、通訊十分不便,群眾的生存和生活條件非常艱苦,是鎮里、縣里掛號的深度貧困村。駐村一年來,他用他的實際行動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村“兩委”和村民群眾的廣泛認同。
2018年初,政府計劃把種桑養蠶作為中心村脫貧產業項目,并引進“大佳公司”作為該項目的具體實施方,通過村支“兩委”和扶貧工作隊員歷經三個多月的反復動員,從該村5個村民小組190余戶農戶流轉了870畝土地作為桑蠶種植基地,項目落地了,桑苗也順利栽種了。然而,在這緊要關頭,6月份,“大佳公司”卻突然撤出中心村,項目終止。眼看剛剛搭起來的脫貧項目就要胎死腹中,剛剛建立起來的信心如一瓢冷水從頭淋下,政府幾次協調未果,有幾家單位想接手,但由于提出的條件很苛刻,村民無法接受而無法達成協議,眼看時間一天天過去,土里的雜草比桑苗還高。群眾的情緒再次波動,謠言四起。如果項目終止,好不容易才動員群眾流轉出來的土地怎么辦?前期群眾在基地勞動的工費怎么兌現?群眾剛剛樹立起來的脫貧信心如何維持?政府的公信力如何維護?在這關鍵時刻,黎旭同志以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毅然決然地站了出來,接管了這個項目。為了讓項目起死回生,他找親朋好友借款,找銀行貸款,東拼西湊,硬是讓項目堅持下來了,群眾的土地流轉費兌現了,群眾在基地勞動的工費付清了,而且還能繼續在基地打工掙錢,群眾的信心和希望又重新樹立了。但是,懂行的人都知道,他接手項目后,由于季節晚,田間管理費用增加、桑房等基礎建設投入大,僅2018年就投入了100萬元,虧損40余萬元。
在他的精心管護下,今年,基地被荔波縣委政府列為全縣桑蠶基地示范點和全省現場會的觀摩點。現在,每天在基地正常上班的農民工有30人,在5-10月份田間管理、蠶蟲養殖期間,需要的田間施肥、除草、桑葉采摘、蠶繭管理等季節性服務人員70余人,全部來自本村和鄰近村的貧困戶家庭,正常在基地務工的農民工月工資3300元左右,季節性務工人員,月工資3600元左右,僅務工工資支出,每年可以為群眾創收200萬元左右,為扶貧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而他本人在三年內根本無法拿回成本,對此很多人包括自己的家人都無法理解,用黎旭同志的話說:“支撐著自己繼續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就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名義”,短短一句話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