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走進云南省隴川縣戶撒阿昌族鄉、梁河縣曩宋阿昌族鄉和九保阿昌族鄉,千畝連片煙葉生產示范基地一片生機;條條平整寬闊的煙路在壩子上婉轉延伸;茶葉、核桃、獼猴桃蓬勃生長……改造完畢的關璋、橫路、戶早、潘樂等阿昌族特色村,猶如耀眼的珍珠,鑲嵌在蔥翠碧綠的大地上;戶早小學、橫路小學內,一棟棟嶄新的教學樓拔地而起……
阿昌族聚居區民富、村美、產業興的背后,是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統籌推進脫貧攻堅“掛包幫”“轉走訪”工作的努力。
曾經,“苦山寡嶺人意薄,多見樹木少見人。楊芡籬笆蒿子門,雞豬牛馬做朋友”是阿昌人貧苦生活的寫照。盡管多年來地方政府依托地域特殊性、民族文化多元性,不斷優化阿昌族聚居區產業結構,增加群眾收入,但由于阿昌族集居區大多在山區、半山區,生存環境惡劣,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貧困程度深的狀態長期存在。數據顯示,2014年阿昌族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4749元,貧困發生率為14.2%。
“決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決不讓一個貧困群眾落下。”2015年7月,云南省局(公司)嚴格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和地方政府要求,正式啟動阿昌族整鄉推進、整族幫扶工作。
工作啟動以來,云南省局(公司)切實履行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堅持扶硬件與扶軟件、扶貧與扶志扶智有機結合,以“資金+項目+智力支持”的方式,在阿昌族聚居區全面推進“產業增收、基礎設施、民居保障、綜合推進”四大工程建設,在人員、資金、機構設置、示范村建設和項目落地上進行全方位投入,累計投入項目資金12.46億元,實施幫扶項目2512個,幫助戶撒鄉、曩宋鄉、九保鄉的阿昌族群眾實現精準脫貧。
隨著“四大工程”的持續推進,這些昔日貧困落后的村落,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和“晚上出門兩眼黑”的情形成為歷史;貧困戶大批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14.2%降至2019年的0.73%,阿昌族聚居區提前實現整族脫貧的目標。
“煙草公司的幫扶,為我們解決了住房危、出行難、吃水難、看病難、上學難、發展難的問題,阿昌人民脫了貧致了富。”曩宋鄉關璋村黨總支書記曹先剛說,“原來房屋又低又矮,重建后高大明亮,群眾也有了活動中心、戲臺、衛生室。下一步我們要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讓游客到我們美麗的阿昌村寨做客,感受‘幸福阿昌’的幸福生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