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就是要堅持做到大小匹配、內外兼修、遠近結合。”在四川省攀枝花市行業政績觀專題教育學習交流會上,攀枝花市局(公司)黨組書記、局長、經理楊宇深刻闡述了對政績觀的認識和理解。
如何踐行這“十二字”要求?攀枝花市仁和區煙草專賣局(公司)以“政績觀專題教育‘大走訪、大調研、大討論’活動”作出實踐回應——以煙葉產業為著力點,把政績觀要求貫徹落實到產業發展進程中。
從走訪煙農到召開座談會,從開展夏日送清涼慰問到與煙農和基層員工開展交心談心,從奮力完成今年目標任務到提前制定“十四五”規劃,仁和區局(分公司)打出一套“組合拳”,努力用實際行動踐行好正確的政績觀。
心系煙農,踐行服務情懷,穩民心
“楊哥,你又來了嗦,按照你們宣傳的集中移栽方法,今年我家的煙馬上就要揭膜培土了,比去年提前了一星期。”看到仁和煙草公司員工一行到來,正在用“施肥槍”追施提苗肥的張應金高興地迎了上去。
“農業生產要抓節令,煙葉生產對節令要求更加重要!今年天氣預報說雨水要來得早一些,所以讓你們早移栽一星期,就是為了保證你們煙種得更好,錢賺得更多!你們種煙掙到了錢才是我們最大的心愿!所以我們從2016年開始就將你們每家‘種煙經濟收益’作為年度考核指標,你們要是掙不到錢,我們可是要‘挨板子’的!今天我們就是來看一看你們在煙葉田管階段還需要什么幫助,我們要盡可能幫助你們實現輕松種煙,最大限度減少生產成本投入,讓你們多掙錢。”煙葉科科長楊章明笑著對張應金說道。
“那可不是么!這幾年我們種煙確實越來越輕松了,你看光這‘施肥槍’就比平時人工施肥快了兩三倍。”施肥槍帶來的便利,讓煙農毛建文興奮的搶過了話頭。
據統計,自2016年以來,為了讓煙農實現輕松種煙,在市局(公司)煙葉部門的支持下,仁和區聯合科研單位研發了一批“輕簡農機”,包括深耕機、起壟機、打塘機、覆膜機、移栽器、施肥槍、滴灌、培土機、施藥泵、生物防治設備、物理防治設備、噴藥無人機、煙夾、生物質燃燒機、電烤房、回潮機等,實現了從“整地理廂”到“蓋膜移栽”、從“中耕植保”到“編煙烘烤”的“全程機械化操作”,并為煙農畝均減少用工達7.76個,按照100元/工計算,單“輕簡農機”一項就為煙農節約畝均生產成本776元。
此外,為進一步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提高原料保障水平,2018年以來,仁和區局(分公司)連續三年開展“煙草可持續發展管理規范(STP)”項目,項目涵蓋農藥包裝物回收、地膜回收、面源污染治理、水質監測、清潔能源烘烤、生物多樣性保護、農藥安全管理、未成年人保護、煙農子女暑假夏令營活動等工作,既有效保護了煙田生態環境,又切實提高了煙農獲得感和幸福感。
關懷基層,踐行以人為本,促和諧
對外精準服務,對內精心關懷,這是仁和區局(分公司)近年來一直秉承的理念。
“煙葉線點多面廣,日常工作量大,如果不能及時掌握一線基層職工的思想動態,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其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必然會受到影響。”仁和區局(分公司)副書記何林說。“交心談心要結合工作談思想、結合實際談黨性、結合表現談問題,及時回應職工的訴求、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才能實現以談心促團結,以談心促工作的效果。因此,仁和區局(分公司)領導班子把定期與基層職工交心談心作為一項重要的常態化工作持續推進。”
“左永亮,最近是農忙季節,煙技員同志們都在全力以赴搶抓大田移栽,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上有沒有什么困難和需求?”仁和區局(分公司)副書記何林向大龍潭煙點技術員左永亮問到。
“最近大家在工作上是感到有些吃緊,尤其是移栽期的缺水問題特別讓人著急,技術員每天不僅要指導生產技術還要協調移栽用水,時間緊、任務重,在計劃時間內,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順利地完成了移栽任務。目前煙田已進入追施提苗肥階段,近期的雨水較為充沛,煙農有水我們就可以稍微輕松一點,不用操心保苗用水了。”左永亮回答到。
“這段時間大家確實非常辛苦,在前期移栽過程中大家遇到了一些難題,但都能夠迎難而上,積極的想辦法找措施,這種工作狀態非常好。你作為點上的黨員同志,更要時刻發揮黨員先進模范作用,起好模范帶頭作用。”何林副書記說到。“大部分同志吃住都在點上,平時除了工作外也要把業務交流、讀書活動和文體業余活動搞起來,做到勞逸結合。”
這看似簡單的“一問一答”,既針對實際工作了解基層情況,又聚焦思想問題掌握了心里動向。用誠摯、深入的交流加深溝通,凝聚力量,增進共識,引領基層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政績觀,持續保持為煙農、為行業、為國家、為家庭奮力前行的精神動力。
深度調研,踐行產業發展,規藍圖
“好,接下來我們大家坐下來,圍繞當前我們烤煙發展形勢就‘如何落實烤煙高質量發展,樹立正確政績觀’這一主題,請大家集思廣益,談一談你們的想法、看法和辦法。”仁和區局(分公司)分管煙葉副經理吳先華在“政績觀專題教育大家談”會議上說。
“都是一家人,都為一家事,希望每一名同志積極參與,踴躍發言,尤其是黨員同志要起好模范帶頭作用,那就先請黨員張華同志開始吧!”仁和區局(分公司)黨支部書記、局長、經理李舟補充到。
“今年,我管理了30戶煙農,移栽烤煙660畝,預計收購煙葉1933.08擔,基本穩定了去年的種植規模。我認為當前烤煙種植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以大青豆為主的蔬菜產業呈逐年上升趨勢,一方面存在與烤煙掙地搶地現象,另一方面存在與烤煙掙時搶工的問題。雖然面臨的問題比較嚴峻,但我還是非常有信心!我的想法是逐步引導煙農進行‘煙豆輪作’,錯開烤煙和大青豆的時間,讓土地、勞動力都能周轉開來……”平地煙點技術員張華談道。
據了解,除征集一線基層員工的意見與建議,仁和區局(分公司)專門針對煙農開展了走訪調研,采用找準技術標桿、制定本地標準、補齊技術短板的方法,制定并持續實施了一套“煙葉生產技術精準服務體系”,找出了低收益煙農存在的生產技術問題,并用當地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幫扶,從而提高種煙收益,提升全區煙葉均質化水平,去年就有229戶被列為技術精準幫扶對象的煙農實現了種煙收益提升。
在充分征求意見建議的基礎上,仁和區局(分公司)明確了“十四五”期間煙葉發展規劃:穩定種植烤煙1.7萬畝,收購煙葉6萬擔,上等煙比例達到75%,煙農畝均收益達到6000元,戶均收入達15萬元以上。
“對基層單位而言,正確的政績觀,就是把市局(公司)黨組的決策要求落實好,把精品企業的示范單位打造好,把職工和服務對象的利益訴求解決好。”對李舟而言,這既是責任所在,也是情懷所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