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云南省大理州鶴慶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開始定點掛鉤幫扶鶴慶縣西邑鎮水井村,2017年年底,水井村順利實現脫貧出列。
一片金葉助脫貧
“山區老大哥,種煙貓耳朵;種下一大片,收獲一小籮。”這句順口溜,道出了水井村種植烤煙的不易。雖然水井村是鶴慶縣傳統種煙村,但由于缺水和煙農生產技術低等問題,煙葉質量及產量都不如其他優質煙區。
為徹底幫助水井村拔掉窮根,鶴慶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立足本身發展烤煙產業的優勢,結合水井村的實際情況,努力幫助水井村做強烤煙這項支柱產業。
在2015年以前,如果遇到干旱天氣,水井村煙農需要到很遠的地方取水,每方水的取水成本就高達50余元。鶴慶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掛鉤水井村以后,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積極向煙草上級部門爭取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幾年間共投入7990.44萬元新建和完善基礎設施,讓群眾不再愁水。如今,遇到再大的旱情,水井村也無需出高價到外地拉水,產業發展沒有了后顧之憂。
以前,水井村煙農由于身處大山之間,習慣用柴火在小烤房內烤煙,為改變煙農烘烤習慣、提升煙農烘烤質量、增加煙農種煙收入,鶴慶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多次實地考察并積極與縣煙辦溝通聯系,投入468萬元在各個村組建設117座密集型電子烤房,并爭取政府烘烤用煤專項補貼資金,改變傳統的烘烤方式;同時專門選派年輕力壯的鐵桿煙農進行專業的烘烤技術培訓,硬件條件完善了,軟件條件提升了,煙農烤煙也有了底氣。
有水有烤房了,但煙農生產技術低還是硬傷。鶴慶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針對這一實際,集結了骨干技術力量,上門為群眾服務,手把手教授群眾烤煙種植、烘烤、分級的方法;同時通過煙站召開群眾會等時機,集中解答煙農存在的生產問題,提升煙農生產技術。
如今的水井村煙農懂技術、會種植、敢種植,“脫貧致富必栽煙”在水井村已經成為共識,水井村的煙葉質量產量都在逐年提升,2019年,水井村烤煙產量已超18萬公斤,產值達到557萬元,戶均收入2.37萬元,235戶種煙農戶的種煙收入已達到其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上,“一小籮貓耳朵”已成為歷史。
一片真情暖人心
為真正將扶貧工作做實,2015年來,鶴慶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便將公司的“新生代力量”派駐到水井村開展扶貧工作,春去秋來,駐村工作隊員換了一撥,但是年輕的血液和力量從未改變,兩名派駐的駐村工作隊員也已成長為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長,鶴慶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工作得到了鶴慶縣委縣政府和水井村村民的肯定。
自2015年掛鉤水井村以來,每逢節假日,鶴慶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都會組織掛鉤干部、職工到掛鉤戶家中,和他們同吃飯、嘮家常、談困難、話發展、謀未來。在開展好各項工作的同時,公司還積極爭取70.68萬元資金用于水井村各項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并向紅塔集團大理卷煙廠爭取20萬元用于村衛生室建設。在每年的助殘日、兒童節、扶貧日等節日,公司相關負責人還到水井村進行走訪慰問,幾年間,鶴慶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干部職工共自發捐款19.613萬元,為掛鉤戶創建美好生活“添磚加瓦”。如今,水井村的教育、醫療、住房有了保障,再也不愁吃穿,貧困落后的形象已徹底改變。
今天,水井村群眾沐著致富春風,不再滿足于單一的種植業,整個水井村斗志昂揚,摘掉貧困帽,奔上了致富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