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李克強總理點贊“地攤經濟”,稱它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后,“地攤經濟”一躍成為時下最流行的話題之一。它的出現不僅豐富了消費市場的商品供給,也刺激了低收入消費者的消費意愿,“地攤經濟”在近期內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截至目前,至少已經有上海、濟南、南寧、鄭州、南京、成都、合肥、石家莊等27地紛紛出臺政策,明確鼓勵發展地攤經濟。相對于“地攤經濟”,實體店雖然面對的是不同層次的消費群體,但兩者的消費對象在不同程度上的重合必定會影響到實體店的生意。無論是客流量還是銷售量,實體零售都將受到“地攤經濟”的沖擊,實體店的零售經營在“電商”和“地攤經濟”的雙重擠壓下,將會舉步維艱。面對這種情況,實體店鋪該如何應對,才能在夾縫中贏得一席之地呢?
“地攤經濟”對實體零售有哪些影響?
在疫情爆發的背景下,網絡購物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原本受到網絡購物沖擊的實體店經濟所受到的沖擊加劇,消費回暖壓力依然很大。實體零售受困于營收低迷,房租、人工成本持續支出不斷的壓力,關門退鋪正在不斷涌現。根據調研數據顯示,接近1/4的實體零售店表示受疫情沖擊,經營已陷入困境甚至面臨倒閉風險。“地攤經濟”的發展客觀上也會給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實體店經濟造成一定的壓力。放開地攤生意后,商場、超市、社區店、便利店等業態勢必會受到一定影響,社區店兩側、超市旁邊的地攤經濟,會和實體店搶生意,直接損害門店的利益。無論是客流量還是銷售量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從而導致客流下降、業績下滑、收入減少。
一是客流量將大幅減少。由于地攤生意沒有店鋪租金壓力,且流動經營,隨機靈活;貨源、材料成本低,即使虧本了也不會賠了家當,失敗風險低;商品價格低廉,經濟實惠,方便居民就近消費。當越來越多人投入到“擺地攤”的紅海中,很多實體店主就開始叫苦連天:“因為疫情本來就沒什么客流,現在還要被路邊攤截流,實體店該怎么生存?”地攤生意主打低端商品,賣的東西也各式各樣、五花八門,而且由于地攤的靈活性、流動性較強,哪里人群多就到哪里擺,生意很好做。而實體店鋪拿著個體營業執照,限制著經營種類,只能等著顧客主動到店消費。地攤經濟的來臨,顧客還沒到你的店,東西都買全了。
二是銷售量會出現滑坡。今年受疫情影響,實體店鋪大多關門了好幾個月,如今剛剛開張卻又碰上“地攤經濟”的沖擊,實體店鋪中的許多顧客都被分流到了小攤上,對商鋪的銷售量造成一定的影響,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滑坡。同樣的一件商品從廠家批發到商家手中可能會高出30%的價錢才能有錢賺,而地攤就不一樣,可能高出15%就可以有錢賺,因為地攤沒有高昂的鋪租、推廣費用,而消費者肯定是哪里實惠就去哪里買。顧客的消費總量是不變的,只是消費渠道變了。地攤經濟對實體零售的銷售額到底有多大影響?據權威人士給出的數據是10%及其以上。
實體零售店如何進行應對?
相較于“地攤經濟”,實體零售經濟無論是在營銷手段還是商品品質保障上都有著相當的優勢。這就需要零售戶在經營中,進行換位思考,如何以顧客為中心,提供全場景體驗、無死角服務,從顧客進店、客我互動到售后管理形成一個整體鏈接,讓實體門店發揮出真正的商業價值。同時,要融入到“地攤經濟”之中,開展門店外場經營,并與店內經營形成互動和關聯,從而將外場的客流拉進店內消費。
零售戶 徐老板:
提升店鋪形象,吸引顧客進店
俗話說:人靠衣裳馬靠鞍。店鋪形象是賣場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吸引顧客的活廣告,對店鋪經營起著很好的宣傳促進作用,直接刺激顧客的消費欲望。要想吸引顧客,就要在店面形象上下功夫,打造個性化店面,增加顧客進店的興趣。在打造店鋪形象上,我從兩方面入手:
一是注重個人儀表和店鋪環境。作為店鋪老板,既是銷售商品,也是銷售自己。因此,在經營中,我非常注重公眾形象,穿著整齊、規范、大方,站不斜靠柜臺,坐不翹二郞腿。每天刮胡須,隨時梳理頭發,不讓頭發散亂。特別注意在開店營業時,不穿背心短褲與拖鞋,給顧客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在店鋪環境上,我每天開門后,先做好店鋪的清潔工作,保持柜臺、貨架、商品、地面整齊干凈。貨架上的商品根據品牌、味道、包裝大小等,按類別依次擺放,使顧客在選購商品時更易于分辨,帶來良好的購物體驗。店鋪門口安裝了吸引兒童的搖搖機,門楣上安裝了LED顯示屏,方便宣傳商品和播放促銷信息。
二是在商品陳列上下工夫。在商品陳列上,力求有創意、出特色,在色彩上和造型上形成視覺沖擊,讓顧客產生新鮮感。食品區將數量較多的同一商品按垂直方式集中陳列,讓商品陳列更具氣勢和質感,搶奪顧客的視線。果蔬柜臺上色彩豐富,溫馨的顏色帶給人視覺上的舒適感,顏色鮮艷的水果帶給人視覺上的沖擊感,吸引著人們的購買欲望。貨架上量感、新鮮的水果蔬菜增添了整個畫面的立體感和新鮮感,綠色的吊燈發出暖黃色的光,讓整個果蔬區變得溫馨舒適,讓人過目不忘。明亮的燈光,整齊排列的貨架,一塵不染的商品給顧客留下整潔、明亮的第一印象。這樣的購物環境會讓顧客產生愉悅的心情,自然會長時間逗留。
零售戶 孫老板:
做好外場經營,增加銷售機率
“地攤經濟”火了,外場經營的限制被進一步放松,它給實體店帶來一個隱性福利,實體店鋪也可以臨時在門口擺攤設點,增加了經營面積和銷售機會。過去要進行外場銷售,經常會受到城管部門的“圍追堵截”,而目前在外場經營,城管也不會來阻止,只要我們維護好現場衛生就行了。
我充分抓住這個不可多得的機會,利用店鋪門外的空場,進行外場銷售。我把店鋪門前的空場打掃干凈,在不影響道路交通的情況下,擺上了幾張桌子,幾張凳子,并把啤酒、飲料、火腿、花生、泡椒雞爪等適合下酒的小食品放到外面的銷售桌上進行出售。西側的王哥喜歡玩抖音,每天都會在馬路邊自嗨。我把王哥叫到我店鋪門前的空地上,這樣無形中也吸引了一些客流。有了人氣,附近的一些農民工也開始向我的店門前聚集,他們或湊在一起打撲克,或邀上三五知已邊喝邊聊。外場經營帶動了店里的銷售,卷煙、啤酒、白酒、飲料及下酒食品賣得非常好。我借機把店里的庫存積壓進行售賣。由于積壓的商品價格比正常銷售要便宜一半,銷路也很好。
我將外場結賬點設置在店內收銀臺,我在外面負責銷售,愛人在店里負責結算。這樣消費者到收銀臺結帳時,還會順便在店內逛一逛,選擇自己需要的商品,從而帶動了二次銷售。人流的聚集,擴大了流量入口。通過外場經營把“路人”變成了“顧客”或潛在顧客,為店鋪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零售戶 王老板:
參與夜場生意,搶占客流高地
“地攤經濟”能夠降低中下層民眾的生活成本,特別是一些農民工和年輕人更喜歡在具有“煙火氣”的地攤中消費,尤其是一些夜生活發達的地方,地攤成為了他們進行社會交往的“公共空間”。地攤一般開在客流量比較集中,位置比較優越的地方。所以,實體店鋪融入地攤經濟,參與地攤生意,能夠將分散的客流巧妙地引入到自己的店中,從而提高店鋪的人氣。
我的店鋪門前空場比較狹窄,不適合外場經營。而我居住的百惠小區對面則是人員相對集中的百度廣場。每到晚上,大量的居民涌到這里,或跳舞或散步,人流如注,我決定在百度廣場做地攤生意。我準備了一輛電動三輪車,把店里適合擺地攤的小商品,比如剪指刀、發光挖耳勺、吊墜等小飾件放在上面出售。同時,我又到批發市場購進了一批適合兒童的玩具、適合中老年人的純棉襪子等物美價廉的小商品放在地攤車上。幾天后,我的地攤就開始紅火起來。特別是那些純棉襪子,很受中老年人的青睞,第一批進的貨很快就銷售一空。我粗略算了一下,我擺地攤2小時,毛收入頂上我店鋪半天的經營收入。
為了擴大店鋪影響,我在地攤車上把店鋪的經營品類、地址寫出來,碰到顧客來看商品,我就向他們宣傳、推薦自己的店鋪。我還把自己的微信二維碼打印出來,讓顧客掃一掃。凡掃微信二維碼并進入我店鋪顧客群的,就可以在地攤上免費挑選一件小商品。通過擺地攤,我的微信顧客群就增加了70多位新顧客,成功地把分散的顧客集中到店中,實現了從地攤到店鋪的精準截流。
結語
雖然“地攤經濟”的重啟,注定會給實體店帶來一定的影響,但無形之中也帶來了許多機會。作為一名零售戶,要想在2020年實現逆襲,就必須正視“地攤經濟”的存在,真正做到以顧客為中心,重視門店細節管理,在備貨、陳列、促銷、服務等方面,進行多維度迭代升級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