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太感謝了!這條溝渠解決了困擾我們幾十年的用水難題,以后再也不用靠天吃飯了。”在煙草行業建設的四川省涼山州鹽源縣長柏鄉長柏村煙水配套項目竣工現場,看著溝渠里流淌的清泉,長柏村一組村民任廣萬難掩心中的喜悅。
“以后種烤煙,再也不用擔心沒水了。這溝里流的不僅是水,更是我們致富的希望啊。”長柏村二組種煙大戶肖富才笑呵呵地說道。
希望是什么?可能是寒冬綻放的梅花、夜晚點亮道路的明燈、彎彎道路上赫然豎起的路標。但對于長柏村的煙農來說,希望就是村頭那潺潺的流水。
聽水響 為水愁
長柏村距著名的瀘沽湖景區僅22公里、半小時車程。這里群山環繞、風景宜人、民風淳樸,村民主要以種植農作物為生。
近年來,地方政府為了加快當地脫貧致富的腳步,大力推廣新農業發展,短、平、快的烤煙種植成了村民收入的“主力軍”。但無論種什么,水都不可或缺,而缺水卻成了村民的一塊心病。
長柏村本不缺水。俗話說,有山就有水,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長。長柏村正是山水相連,山水環抱,在村頭的山上有股山泉,水質清澈、常年流淌。但沒有引水設施,村民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它流入山下的河中,地里的作物只能靠雨水澆灌。缺水,就是他們脫貧致富路上的“攔路虎”。
行業到 轉機現
轉機出現在2018年。四川省鹽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了解到長柏村這一情況后,聯合縣水務局、縣煙辦趕赴現場實地了解詳情。
“其實在半山腰上原有一條上世紀七十年代修建的溝渠,但是受限于當時的社會背景和基建條件,溝渠僅使用了幾年就被山上垮塌的土石掩埋,現在早已干涸。如果重新打通這條溝渠,我們的用水就能得到保障了。”長柏村村委會主任趙銀洪介紹道。
眾人望向半山腰的溝渠,紛紛咂舌。
“這個項目修建難度也太大了吧,溝渠途中橫跨幾個山澗,要考慮山洪對溝渠的沖擊。”
“施工作業面太窄,最窄處除去溝渠凈空和兩側溝壁僅剩余0.5米,大型機械根本無法進場,只能靠人工開鑿。”
“溝渠距山腳垂直高度達數百米而且陡度較大,材料運輸也是個難題,只能將料場設在山腳,靠人背馬駝運輸上去……”
一個個技術難題擺在工作組的面前。怎么辦?
鹽源縣局(分公司)副經理戚新沉思片刻后,斬釘截鐵地說:“把水引到煙田,煙農們才能擺脫用水難的困境。雖然這個項目困難重重,但只要我們共同努力,一定能啃下這塊硬骨頭!”
溝渠成 幸福流
就這樣,項目建設被提上日程。鹽源縣局(分公司)通過與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反復論證、修改、優化實施方案,2019年4月項目正式動工。
接下來,在山澗處設置渡槽,減緩山澗洪水對渠體的沖擊;在渠體下方砌筑堡坎,確保溝渠更加穩固;在山體易垮塌處鋪設蓋板,避免溝渠被堵塞;加班加點施工,確保在雨季來臨前完工。這一個個難題被迎刃而解。
△懸崖峭壁間,溝渠采用最原始的方法向前掘進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經過90天的不懈努力,項目如期竣工。
竣工后的溝渠緊貼山體,依山就勢、蜿蜒盤旋,清流涓涓,滋養著田中株株煙苗,也為沿線村民帶來了致富希望。
“真沒想到,在這么偏遠的地方,這么艱苦的條件下,煙草行業居然能為老百姓修建這樣一條溝渠,引來一股致富的山泉。煙基工程真不愧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項目驗收時,鹽源縣政府副縣長張成武到場查看,高度贊揚煙草行業在偏遠山區開展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的善舉。
穩建設 希望續
懸崖峭壁,開鑿水渠,造福鄉里鄉鄰,實屬不易。而長柏村只是涼山州實施煙基項目,帶動煙農脫貧奔小康路上的一個縮影。
自2005年實施煙基建設以來,煙草行業在涼山州已投入資金42.96億元,建設水池44.96萬立方米、水窖14.15萬口、管網8174.16千米、溝渠4710.26千米、提灌站61座、塘壩79座、機耕路2022.24千米、烤房52051座、整理土地17.62萬畝、配套農機3.7萬臺,覆蓋300萬畝基本煙田。
走進現在的涼山煙區,田成方,渠成網,路相通,溝相連,旱能灌,澇能排,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不斷提高,為涼山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戰略性優質煙葉基地打下了堅實基礎。
“十四五”期間,涼山州煙草專賣局(公司)將圍繞“高標準基本煙田建設、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和支撐綠色發展的新技術裝備建設”三大方向,按照“集中連片、設施配套、穩產高效、生態良好、機械化程度高、抗病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高標準基本煙田要求,不斷推動煙葉生產質量變革、效率變革,繼續譜寫煙區致富的故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